Friday, May 28, 2004

致25岁的女人

1、不要爱上比你穷的男人。

  关于这一条,不要我细说吧?不过当然,如果你的钱多得数不清的话,可以跳过这一条

  2、不要爱上比你小的男人。

  就是玩也不要玩,小男人根本不懂爱,他们只会吃喝玩乐,甩起来更是脑抽筋。

  3、不要爱上有老婆的男人。

  我说,你还有做情人的资本吗?看看你眼角的皱纹吧。如果你执意要提着竹篮去打水,那你就拖着青春的秃尾巴,去来回奔跑吧。

  4、不要爱上看电脑比看你的时间长的男人。

  大凡女人,都有目光饥渴症,丑女也不会例外。如果一个男人看电脑的时间,比看你的时间长,你会找不到自己的价值观的。那么,亲爱的,让电脑嫁给他吧。

  5、不要相信男人说的:亲爱的,等我X年。

  唉,你也不小了,25了。怎么还相信男人的老一套。你还有多少青春可以等待。

  6、不要爱上薄嘴唇的男人。

  呵呵,这个,张小娴也说过,嘴唇薄的男人多半薄幸。他们会在你面前痛哭流涕,甚至发誓说如果你得了绝症,他卖了家倾家荡产,讨饭也要去给你治病。结果不幸,你病了,他却跑了。

  不过,在运用反推理时,请一定注意,厚唇的男人多半多情。得失之间,就由你了。

  7、不要爱上有过放纵史的男人。

  虽然坏男人讨人喜欢。可是想想吧,就算你现在欢喜他,哪天,爱平淡了。你走在大街上,前后左右的女人,都和你的男朋友上过床。嗯,我想如果你的肚子里能撑船,你就爱他吧。

  8、不要网恋。

  亲爱的,这是少男少女玩的游戏。你说,好男人会有大把的时间耗在网上和你聊天吗?那泡在网上和你恋的,如果不是一只猫,一定就是一只狗了。

  9、不要相信一个男人会给你纯真的友谊。

  那个人叫什么来着?很出名的,他说:我的朋友们啊,男女之间根本不可能有纯真的友谊。

  他说的对呢,要不,他怎么出名了?

  10、不要因为一时情绪败落而对一个男人痛说情史。

  你以为他是救世主吗?你以为一个男人会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听你痛说情史上吗?那我敲你脑袋,如果他不是看中了你的身体,就一定是看中了你的钱袋。

  11、不要和没感觉的男人玩一夜情。

  不要因为寂寞或是报复一段失落的爱情,而和没感觉的人玩一夜情。因为女人是用上半身《心》来做爱,而男人是用下半身《呵呵,就不多加注脚了》来做爱。如果你对他没感觉,做了之后的后悔会让你更空洞。

  12、不要和喜欢大嘴巴的男人交往。

  女人可以三八,男人却不可以。如果你真的要和一个大嘴巴男人交往,那等着你的床上功夫被世人尽知吧。

  13、微笑微笑再微笑。

  别哭,宝贝。别和自己过不去。如果找不到一个让自己开心的男人,就自己疼自己吧。

  让我们快乐地过好我们青春的分水岭――25岁的每一天吧。要知道,你忧伤一分钟,就丧失了六十秒的快乐。


一个著名的测试

一个著名的测试


这个测试是菲尔博士在著名女黑人欧普拉的节目里做的,满准确的。答覆是依现在的您,不要依过去的您。这是一个目前很多大公司人事部门实际采用的测试。
1.你何时感觉最好?
a)早晨
b)下午及傍晚
c)夜里
2.你走路时是……
a)大步的快走
b)小步的快走
c)不快,仰著头面对著世界
d)不快,低著头
e)很慢
3.和人说话时,你……
a)手臂交叠的站著
b)双手紧握著
c)一只手或两手放在臀部
d)碰著或推著与你说话的人
e)玩著你的耳朵、摸著你的下巴、或用手整理头发
4.坐著休息时,你的……
a)两膝盖并拢
b)两腿交叉
c)两腿伸直
d)一腿卷在身下
5.碰到你感到发笑的事时,你的反应是……
a)一个欣赏的大笑
b)笑著,但不大声
c)轻声的咯咯地笑
d)羞怯的微笑
6.当你去一个派对或社交场合时,你……
a)很大声地入场以引起注意
b)安静地入场,找你认识的人
c)非常安静地入场,尽量保持不被注意
7.当你非常专心工作时,有人打断你,你会……
a)欢迎他
b)感到非常恼怒
c)在上两极端之间
8.下列颜色中,你最喜欢哪一颜色?
a)红或橘色
b)黑色
c)黄或浅蓝色
d)绿色
e)深蓝或紫色
f)白色
g)棕或灰色
9.临入睡的前几分钟,你在床上的姿势是……
a)仰躺,伸直
b)俯躺,伸直
c)侧躺,微卷
d)头睡在一手臂上
e)被盖过头
10.你经常梦到你在……
a)落下
b)打架或挣扎
c)找东西或人
d)飞或漂浮
e)你平常不做梦
f)你的梦都是愉快的


现在将所有分数相加,再对照后面的分析
分 数
1.(a) 2 (b) 4 (c) 6
2.(a) 6 (b) 4 (c) 7 (d) 2 (e) 1
3.(a) 4 (b) 2 (c) 5 (d) 7 (e) 6
4.(a) 4 (b) 6 (c) 2 (d) 1
5.(a) 6 (b) 4 (c) 3 (d) 5
6.(a) 6 (b) 4 (c) 2
7.(a) 6 (b) 2 (c) 4
8.(a) 6 (b) 7 (c) 5 (d) 4 (e) 3 (f) 2 (g) 1
9.(a) 7 (b) 6 (c) 4 (d) 2 (e) 1
10.(a) 4 (b) 2 (c) 3 (d) 5 (e) 6 (f) 1


答案:
【低於21分:内向的悲观者】
人们认为你是一个害羞的、神经质的、优柔寡断的,是须人照顾、永远要别人为你做决定、不想与任何事或任何人有关。他们认为你是一个杞人忧天者,一个永远看到不存在的问题的人。有些人认为你令人乏味,只有那些深知你的人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
【21分到30分:缺乏信心的挑剔者】
你的朋友认为你勤勉刻苦、很挑剔。他们认为你是一个谨慎的、十分小心的
人,一个缓慢而稳定辛勤工作的人。如果你做任何冲动的事或无准备的事,你会令他们大吃一惊。他们认为你会从各个角度仔细地检查一切之后仍经常决定不做。 他们认为对你的这种反应一部分是因为你的小心的天性所引起的。





【31分到40分:以牙还牙的自我保护者】
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明智、谨慎、注重实效的人。也认为你是一个伶俐、有天赋有才干且谦虚的人。你不会很快、很容易和人成为朋友,但是是一个对朋友非常忠诚的人,同时要求朋友对你也有忠诚的回报。那些真正有机会了解你的人会知道要动摇你对朋友的信任是很难的,但相等的,一旦这信任被破坏,会使你很难熬过。




【41分到50分:平衡的中道】
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新鲜的、有活力的、有魅力的、好玩的、讲究实际的、而永远有趣的人;一个经常是群众注意力的焦点,但是你是一个足够平衡的人,不至於因此而昏了头。他们也认为你亲切、和蔼、体贴、能谅解人;一个永远会使人高兴起来并会帮助别人的人。




【51分到60分:吸引人的冒险家】
别人认为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高度活泼的、相当易冲动的个性;你是一个天生的领
袖、一个做决定会很快的人,虽然你的决定不总是对的。 他们认为你是大胆的
和冒险的,会愿意试做任何事至少一次;是一个愿意尝试机会而欣赏冒险的人。因
为你散发的刺激,他们喜欢跟你在一起。





【60分以上:傲慢的孤独者】
别人认为对你必须「小心处理」。在别人的眼中,你是自负的、自我中心的、
是个极端有支配欲、统治欲的。别人可能钦佩你,希望能多像你一点,但不会永远相信你,会对与你更深入的来往有所踌躇及犹豫.世界本来就是层层嵌套,周而复始;不以任何的意志而改变。


Wednesday, May 26, 2004

共勉---砍柴的故事

共勉---砍柴的故事 ...壓力大的人請看看世界经理人论坛(http://bbs.icxo.com)版权所有,转贴请注明出处。
有一個年輕人到山上工作,每天到森林面去砍木材,他非常努力的工作,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他依然還是非常努力的在砍材,非得到天黑,否則絕不罷休,他希
望有朝一日能夠成功,趁著年輕多拼一些;可是來了半個多月,他竟然沒有一次能夠贏
過那些老前輩,明明他們在休息,為什麼還會輸他們呢?






年輕人百思不解,以為自己不夠努力,下定決心明天要更賣力才行;結果隔天的成績反而比前幾天還差;這個時候,有一個老前輩就叫這個年輕人過去泡茶,年輕人心想
:成績那麼爛!那來的美國時間休息啊?便大聲回答:謝謝!我沒有時間!



老前輩笑著搖頭說:傻小子!一直在砍材都不磨刀,成績不好遲早要放棄的,真是精力過剩。






原來,老前輩利用泡茶、聊天、休息的時候,也一邊在磨刀,難怪他們很快的就能夠把樹砍倒;老前輩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道:年輕人要努力!但是別忘了要記得省力千
萬可別用蠻力!哈……老前輩閃著他剛磨好發亮的斧頭!



你呢?別忘記!你要的是效率,不是有事情做就好。



提昇你的技巧、能力,你才會有時間做你應該做的事情。



不然就是去唱「沒時間」吧!






學習解壓的方法很重要,提供幾個舒緩壓力的要訣:






1.深呼吸



當自己覺得有壓力時,先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稍微平靜一下。






2.暫時離開



有時短暫的離開壓力情境,事情反而更容易處理。






3.笑一笑



不管目前如何,都讓自己笑一笑,不管是假笑、苦笑都好,讓自己看看微笑的自己。






4.動一動



讓自己活動一下,身心是一體的,讓身體藉由運動放鬆,心理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如果能讓自己養成運動的習慣,自己的身體健康及抗壓指數,都會有大幅提升喔!






5.一次一件事



有壓力,常常是自己同時面對很多事情,而正困擾其中的時候。此時,讓自己一次
只想一件事,一次只處理一件事。






6.整理一下再出發



讓自己整理一下再出發。有時事情無法處理,常常是因為自己慌了,讓自己靜一靜,



想一想究竟發生什麼事,過程中有哪些方法會是有幫助的。

全球人力资源发展的10个热门课题

全球人力资源发展的10个热门课题

全球人力资源发展的10个热门课题:

1.策略发展(Strategic Development):能带给组织什么格局与突破即为策略发展,其内容为:
(1)CEO就是人力资源最高主管。
(2)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3)HR之策略性经营伙伴角色定位:competencies能否实至名归。
(4)经营模式新思维,即策略性思考。
(5)平衡计分卡之策略观:即了解企业之驱动力量或努力重点,可分四方面:学习与成长动力、企业内部流程效能、顾客价值及财务绩效。
(6)智慧资本(I.C.)是竞争优势来源。

2领导发展(Leadership Development):
包含发掘优质潜力人才、组织人才之开发、领导核心职能之培育、加速发展(Acceleration Development)策略、接班人才之培育及企业大学(GE公司为一成功案例)。

3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包含企业改造(BPR)、愿景塑造、变革管理与文化转型、策略核心组织(Strategic focus organization)、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教导型组织及学习型组织。

4管理发展(Management Development):
包含管理核心职能之培育、目标管理、资源整合、效率管理、激励管理及问题分析与决策。有关管理者训练,基层及中层主管适合用管理发展、高阶主管则适合用领导发展。

5团队发展(Team Development):
包含团队建立(Team Building)、团队领导(Team Leadership)、团队教练(Team Coach)、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及虚拟团队(Virtual Team)。透过行动学习可了解公司的训练是否有效果。

6绩效发展(Performance Development):
指个人及组织绩效发展,包含绩效建立、绩效改善(HPI)、绩效创造(Performance Creation)、绩效顾问(Performance Consulting)及个人发展计划(IDP)及绩效管理。

7网路发展(eHR Development):
包含HR e化、人力召募e化(e-Recruiting)、管理e化(e-Administration)、绩效e化(e-Performance)、学习e化及行动学习(m-Leaarning)。如果员工到训率低则可采行动学习。

8生涯发展(Career Development):
考虑变动环境下,每个人都是PC(personal company),包含策略性生涯发展、生涯教育训练体系之建立、自我激励与EQ、积极态度与AQ、生涯辅导与指导(Mentor)。公司欲转型,为培育人才须建立生涯教育训练体系,即企业大学之前身。

9创新发展(Innovation Development):
此项发展在教育训练或人力资源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包含24/7 Innovation、启动革命、观念改造、管理模式创新及顾客思维与创新。

10全球发展(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去(2001)年ASTD大会上,有演讲者推动此项发展,包含全球化思维(Global Literacy)、跨文化沟通、跨国性管理、派外人才培训、全球人才培训体系建立、全球化学习型组织(GLO)。

HR观念之进化:
HR (Human Resource) → TM (Talent Management) → IC (Intellectual Capital)
上述系指人力资源是一种先进观念,每个人不一定天生具备才能,但如何使员工转化成有才能的人,企业则可采用进化论,雇用好的人才。

> 恐怖的拼音打字法﹐笑死人了﹗

> 恐怖的拼音打字法﹐笑死人了﹗
>
>
>
>
>
>
>
>
>
> GG∶你嚎!
>   MM∶你嚎!你在哪里?
>   GG∶我在忘八里。你呢?
>   MM∶我也在忘八里。
>   GG∶你是哪里人?
>   MM∶我是鬼州人。你呢?
>   GG∶我是山洞人。
>   MM∶你似男似女?
>   GG∶我当然是难生了。你肯定是女生吧?
>   MM∶是啊。
>   GG∶你霉不霉?
>   MM∶还行吧,人家都说我是大霉女。你衰不衰?
>   GG∶还好啊,很多人都说我是大衰哥。
>   MM∶真的呀?咱们多怜惜好不好?
>   GG∶好呀,你的瘦鸡多少号?
>   MM∶咱别用瘦鸡,瘦鸡多贵呀,你有球球吗?
>   GG∶有啊。
>   MM∶你球球多少号呀?
>   GG∶*******,你真可爱,我很想同你*面。
>   MM∶慢慢来啊,虽然隔得远,也有鸡会啦。
>   MM: 你看VCD用什么软件?
>   GG: 超级结巴。(超级解霸)
>
>   MM: 你高么?
>   GG: 我很爱笑。(矮小)
>   MM: 神经病!
>
>   MM: 你怎么不说话了?
>   GG: 你没感觉到我正申请地看着你么? (深情)
>   MM: 不用申请,看吧。
>
>   MM: 你饭量大吗?
>   GG: 我嘴多时吃过8个馒头。(最多)
>   MM: 那你现在有几个嘴?
>   MM: 今天碰见的那个人是谁啊?
>   GG: 嚣张(校长好猛)
>   MM: 你最喜欢呆的地方是哪?
>   GG: 王八(网吧)
>
>   GG: 你听说过高明骏吗?
>   MM: 听说过,我听过他的《我肚子在风雨中》。(独自)
>
>
>   GG: 我请你喝酒去。
>   MM: 好,不醉乌龟(无归)。
>
>   MM: 唉!
>   GG: 你怎么这么多愁善感?一点也不象滑稽少女。(花 季)
>
>
>
>   MM: 昨晚读书了吗?
>   GG: 梅毒(没读)
>
>   很深情的男生对女生∶人生得一只鸡(知己),死而无憾了。
>
>
>   一次约个MM,问在哪见面,对方说∶暴徒犬!(趵突泉)
>

Tuesday, May 25, 2004

西游记的取经团队

西游记的取经团队

古代有一个最成功的项目团队,那就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

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八戒、沙和尚。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八戒和沙和尚是 普通团员。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唐僧作为项目经理pm,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有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 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 聊的工作。

***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放荡,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但是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复 他。这些手段是,首先,把他给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整天喝铜汁铁水);在他 绝望的时候,又让项目经理去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以使他心存感激;当然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取完经后高升为正牌仙人);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让项目经理可以直接控制好他,给他戴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孙悟空毕竟是牛人,承担了取经项目中的赶妖除魔的绝大多 数重 要任务,虽然是个难于管束的主,不能只用手段来约束他,这时***八戒的作用就出来了,在孙悟空苦恼的时候,上司不能得罪,沙和尚这种老实人又不好伤害,只好通过戏弄***八戒来排除心中的郁闷,反正***八戒是个乐天派,任何的指责都不会放在心 上。

在取经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自己的艰辛劳动外,这个 团队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领导汇报(主要是直接领导观音),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找来各路神仙帮忙(从哪咤到如来佛),以搞定各种难题。

西游记里特别强调得到高层支持的重要性,有没有*山真的很不同,君不见象白骨精这种没有*山的妖魔都会死得很惨;只要有*山的,这个妖魔 就算犯了天大的事,关键的时候总会有后台跳出来搭救(这种例子太多了)

项目团队的组织和项目实施真的是一门艺术,希望有志于做项目经理的同仁能够以另一种角度来好好看一下西游记。

鲶鱼效应”呼唤“补丁程序”

鲶鱼效应”呼唤“补丁程序”

挪威一家远洋捕捞公司发现存放在水槽中的沙丁鱼不喜欢游动,而半死不活的鱼和冷冻的鱼一样丧失了鲜味。只到几年后,他们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办法其实很简单:在每个水槽中放进一条鲶鱼,原本懒洋洋的沙丁鱼一看见鲶鱼,立刻感到威胁,为避免被鲶鱼吃掉而迅速游动起来,于是整个鱼槽都被“搞活”了。企业在用人方面也是一样,只要善于引进能干的人才,其他的员工就会感到紧张和压力,以至于要拼搏进取。由此一来,整个团队就生气勃勃,充满了生机。用人重视“鲶鱼效应”,就是希望企业要不断地引进人才更进一步的激活人才,为企业创造有序的人才竞争环境。说到底,在提拔和使用人才时,单靠“伯乐相马”是不够完善的,还需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赛马”的氛围,让更多的人才得到锻炼并脱颖而出。
由于过份强调人才开发的“鲶鱼效应”,不少企业认为只要引进人才,就能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人才效益,殊不知,“鲶鱼效应”是有条件的,是要经过科学评估与运作的,如果不能将“鲶鱼效应”放在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之中全盘考虑,就会适得其反,酿成“鲶鱼副效应”。

评估失误:“鲶鱼”与“鲶鱼”窝里斗

美国的柯维博士指出以往的一种错误观念:“一份好的事业便等于安定,于是,我们往往为争取安定而甚至不惜放弃进步。”“沙丁鱼”们犯的或许正是这个错误,以为只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便可以享受“安定”,以至于不思进取。要知道在当今这种高速发展的社会,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企业管理者真正意识到人才激活的重要性时,并身体力行于企业用人的“鲶鱼效应”,那么这时候每位员工才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将才能发挥到底。

这里不难看出,发挥“鲶鱼效应”的关健是,你是否准确地判断你的员工安分守已,不思进取,如果恰恰相反,你所在的部门内的员工中有一个或几个生龙活虎,锐意进取,本身就有一个良好的“鲶鱼效应”,这时你仍然我行我素地坚持引进“鲶鱼”,就可能发生“能人扎堆”,内部起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拿破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狮子率领的兔子军远比兔子率领的狮子军作战能力强。”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主帅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智慧和能力相同或相近的人不能扎堆儿。能人扎堆儿对企业发展不利。请看这样一个例子:三个能力高强的企业家合资创办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且分别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和常务副总经理的职位。一般人认为这家公司的业务一定会欣欣向荣,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这家企业非但没有赢利,反而是连年亏损,原因是不能协调,三个人都善决断,谁都想说了算,又都说了不算,最后啥事也没干成,管理层内耗导致企业严重亏损。这家公司隶属于某企业集团,总部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最后决定敦请这家公司的总经理退股,改到别家公司投资,同时也取消了他总经理的职位。有人猜测这家亏损的公司再经这一番撤资打击之后,一定会垮掉,没想到在留下的董事长和常务副总经理的齐心努力下,竟然发挥了公司最大的生产力,在短期内使生产和销售总额达到原来的两倍,不但把几年来的亏损弥补过来,并且连连创造出相当高的利润。而那位改投资别家企业的总经理,自担任董事长后,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表现出卓越的经营才能,也缔造了不俗的业绩。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例子,三个都是一流的经营人才,可是搭配在一起却惨遭失败,而把其中一个人调开,分成两部分,反而获得成功,关键在人事协调上。习惯上,我们承认多数人的效益,因而有“集思广益”和“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说法,认为采用一个人的智慧,不如综合多数人的意见。然而,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智慧、思想和个性,如果意见不一或个性不投缘,往往容易产生对立和冲突,这样一来,力量就会被分散或抵消。一加一等于二,是尽人皆知的算术问题,可在用人上就不同了。配置得当,一加一可能等于三,等于四,甚至等于五;配置不当,人员失和,一加一可能等于零,也可能是个负数。

怎样使人员配置更加合理呢?一般地说,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管理人员,最好不要都配备精明强干的人。道理很简单,假如把十个自认一流的优秀人才集中在一起做事,每个人都有其坚定的主张,那么十个人就会有十种主张,根本无法决断,计划也无法落实。但如果十个人中只有一两个才智出众,其余的人较为平凡,这些人就会心悦诚服地服从那一两位有才智者的领导,工作反而可以顺利开展。所以,经营者用人,不光要考虑其才能,更要注意人员的编组和配合。

盲目引进:“鲶鱼”未到,“沙丁鱼”开溜 企业在运用“鲶鱼效应”,决定是否引进“鲶鱼”时,一定要看有没有实际需要,是否可以将本企业内的一些有作为的“沙丁鱼”提升为“鲶鱼”。如果盲目引进,就可能使一些有抱负的“沙丁鱼”由于看不到希望而另谋高就。

有些单位一方面大量引进人才,一方面却是人才大量流失。一项统计数字表明,企事业单位中等以上人才流失率高于20%。某国有企业两年前招用的10名中级人才到目前已经走了5位,原因是他们认为企业没有给自己合适的岗位。而企业方面却坚持说走的人不愿在企业工作。

问题出在哪里?有关人士指出,人才引进的盲目性是首要原因。有些地方政府把引进多少人才作为评价工作成绩的标准,迫使人才引进“升温”。有的单位拿引进的人才装饰门面,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含金量或作为申请资金和项目的砝码。专家认为,人力资源的结构总是呈动态的金字塔状,但有些地方往往只感到缺少顶尖人才,出台引进院士、博士的优厚政策,结果却是院士、博士没引来,却走掉了处于金字塔上层的骨干人才和处于中下层很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仅仅将人才引进还是不够的。用人单位需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不要一定要引进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那样会造成人才的浪费,而应该按需而取,寻找对自己最适用的人才。人才在引进中的浪费同样引起了社会学家的重视。山东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专家盖勇教授认为,人才引进之后又流失是市场不健全的表现之一。正常的人才流动是建立在合理的人才供求关系之上的,如果引进人才的水平高于所需或者是有需求而不引进人才,都会破坏人才的正常流动,造成无序的人才竞争和人才的供需不平衡,最终影响人才作用的发挥和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该如何有效地防止“沙丁鱼”开溜,充分地挖掘优秀员工的潜力呢?你可以尝试以下一些操作方式:一、认可员工的业务佳绩,并给予相应的奖赏。受到重视、得到赏识往往会比加薪更具有激励作用,这也是员工激励方式之一;二、针对员工个性的成熟度和他的事业发展计划,给个人提供发展和晋升的机会。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员工感到企业不仅仅是个挣钱的地方,更是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个人长远发展的好去处;三、将企业规划与个人事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使组织和个人的目标及利益相匹配。比如可以通过再教育和一些特殊项目来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将员工的绩效与组织的绩效挂钩,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样便将企业与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员工的责任感增强,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了优化配置。

量才有失:彼“鲶鱼”挤走了此“鲶鱼”

“鲶鱼效应”能否科学地发挥作用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科学地评价“鲶鱼”与“沙丁鱼”。如果眼光“见外不见内”,将本企业的“鲶鱼”错划成“沙丁鱼”,就可能导致优秀员工的流失,如果此“鲶鱼”流失到对手企业,由于深知本企业的“根底”,就会“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地给企业引进的“鲶鱼”以极大的威胁,进而造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被动。

李先生原是一外企A公司的宣传策划助理。三年来,他凭着自己的才干屡屡为公司创下佳绩。前不久,A公司企划部经理因故辞职,员工们纷纷以为李先生是毋庸置疑的最佳人选,可后来公司领导却作出了“让猎头公司为自己寻找‘更为合适的高级策划人才’的决定”。两个月后,李先生辞退了A公司的工作,并应一家民营企业B公司的邀请出任其销售总监。再后来,在一次业界的项目策划活动中,李先生以自己独特的策划方案击败了A公司的企划案,使B公司从此在市场上威名四振。A公司领导闻讯后,不禁扼腕长叹,悔恨连连。

目前许多公司在内部出现职位空缺时,往往第一时间会想到找猎头公司,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虽然事实不尽如此(一般外来人才对公司企业文化还有一个磨合、适应期);另一方面他们却忽视了公司原有的人才,不予挖掘、起用。结果造成了类似以上案例中企业精英的流失,浪费了人力资本。 显然,A公司未能看好李先生的工作潜能,是因为对其业务水平的错误判断,认为他“最多也不过就是目前这样子”。事实上,李先生到了另外一家企业后,却显示出自己确有过人的才华和实力。

德勤集团公司国内人力资源常务合伙人Jim Wall曾深有体会地说过:“要想留住企业中最出色的人才,就必须为他们提供最具挑战性、最有益、最合他们心意的文化。”由此看来,能否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机会以及合理的激励制度,关系到能否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上述案例中,李先生并非无才,而A公司人才外引似乎也没错,公司未用李先生不是不重视人才,只因量才有失。据一外企白领黄小姐介绍,她所在的公司也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公司高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缺乏沟通,由此导致了内部人才信息交流的不畅通。当一个管理者高居上层,而不愿与下级员工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时,他就不能充分地把握员工个人的能力水平和事业规划。长此以往,管理者的认识性和员工个人的目标性就拉开了距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就会迅速下降,甚至迫不及待地跳槽。

当一个公司出现职位空缺时,应优先考虑公司内部的员工。其理由是,公司应为每个员工建立一个发展计划,在适当的时机给优秀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同时还可树立榜样作用,让员工知道公司关心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再者可以节省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避免出现比拼高价收购人才的现象。

经典避孕套广告语

乐百氏保险套:今天你戴了没有? 
  太阳神保险套: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 
  雀巢咖啡保险套: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麦斯威尔咖啡保险套:好东西要跟好朋友分享。 
  克宁保险套:让你像大树一样喔! 
  NOKIA保险套:科技始终来自於人性 
  T28保险套:来电振动! 
  IBM保险套:四海一家的解决方案 
  西北航空保险套:每五分钟起飞一次。 
  摩托罗拉保险套:良机在握,一触即发。 
  苏菲保险套:好在有苏菲~ 
  爱立信保险套;一切尽在掌握! 
  蛙哈哈保险套:妈妈我也要~ 
  步步高保险套:人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芬煌保险套:芬煌保险套,大家齐欢乐 
  旺旺保险套:大家一起旺旺 
  碧桂园保险套: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套 
  大宝保险套: 
  男甲拍了男乙的手:你怎么又用我的呀你的那盒呢 
  男乙:我那盒全给我老爸用了~ 
  女甲问女乙:感觉怎么样 
  女乙:吸收特别快,挺舒服的~ 
  光头男拿着盒大宝:我跟我媳妇说你也弄盒贵点儿的呀,嘿!~就认准大宝了~ 
  南方黑芝麻保险套:在小时候,我一闻到保险套的香味,就再也坐不住了
  renren.com:愈上愈过瘾! 
  可口可乐保险套: come on,come on给我感觉. 
  联想保险套:没了联想,世界会怎样 
  三菱电梯保险套:上上下下的快乐!! 
  新天利VCD保险套:“玫瑰开了。” 
  新中华牙膏保险套:“有新中华保险套,皇爷们儿才吃得欢。” 
  康师傅保险套:“康师傅保险套好吃看的见。” 
  天河药业保险套:“床上一分钟,床下十年功,关键是找对感觉; 你瞧准了,天 
  河药业保险套。” 
  白+黑保险套:“白天用白套,不磕睡,晚上用黑套,睡得香。” 
  商务通保险套“蜡烛,皮鞭,保险套一个都不能少。” 
  农夫山泉保险套:有点甜~ 
  科健手机保险套 :“科健保险套 ,成功标致!” 
  非常可乐保险套 :“非常可乐保险套 ,中国人自己的保险套!” 
  新飞保险套:新飞套套好,不如口交来的好! 
  斯达舒保险套: (女)你爸爸性病又犯了,快去找四大叔! 
  雕牌保险套: 保险套,我一直用雕牌,透明套,我还用雕牌! 
  佳得乐保险套: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保险套,我有,我可以!! 
  桑塔纳保险套:拥有桑塔纳,走遍洞穴都不怕!! 
  奥妮:金枪永不倒,国货当自强! 
  白猫保险套: 这么多年用白猫,放心! 
  别克J18商务轿车保险套:有空间就有可能! 
  百事可乐保险套:渴忘无限 
  碧柔洗面乳保险套:清新爽洁不紧绷 
  凯迪拉克保险套:总比别人长一点! 
  FM365:真情互“动”,爱父爱母365! 
  泻力停保险套: 肾亏、精虚、早泻怎么办 --用泻力停保险套啊,一套上就挺!
  爱多保险套:我们一直在努力!      
  雕牌保险套: 保险套,我一直用雕牌,透明套,我还用雕牌! 
  呵呵!蓝天六必治保险套:用了蓝天六必治保险套,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您瞅准喽!蓝天六必治
  柯达胶卷保险套:唱到“这一刻,多温馨,真的情,真的笑,记起了每一刻,哦——————就让每一刻都不流走!柯达留住每一刻!!! 
  微软 保险套 Microsoft 
  WIN98 保险套 即插即用 
  Pentium 保险套 Intel inside 
  IBM Internet 保险套 四海一家的解决方案 
  IBM Mobile Office 保险套 随时随地,不受限制 
  HP 保险套 买得聪明,用得安心 
  摩托罗拉 保险套 良机在握,一触即发 
  Konica 保险套 它抓得住我 
  可口可乐 保险套 挡不住的感觉 
  麒麟一番 保险套 呼乾啦  
  NIKE 保险套 Just do it 
  M&M 保险套 只溶你口, 不溶你手 
  飞利浦 保险套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修水龙头--看看谁老公是这样的?

修水龙头--看看谁老公是这样的?


第一天:发现浴室里的水龙头拧不紧,一直在漏水,对正在上网的老公说了,他哦了
一声。

第二天:水龙头还在漏水,批评老公,他一脸的无辜:你什么时候对我说了?**!

第三天:水龙头还在漏,严厉批评老公,他很诚恳得道歉,说自己忘了。

第四天:水龙头还在漏水。很严厉地批评老公。老公诚惶诚恐,说自己又忘了。然后
嬉皮笑脸道:你看这一点一滴的,像不像得了前列腺炎的病人?总是尿不尽。被他气
笑了。

第五天:漏水越来越严重。十分严厉地批评老公。他很不耐烦:我明天就修!

第六天:发现水龙头不漏水了,很高兴。结果发现老公并没有修水龙头,只是把总闸
关掉了。他理直气壮地说:反正不漏水就算了,关总闸和修水龙头的效果不是一样的
吗?

第十一天:总闸每天拧来拧去,也有点磨损了。关了总闸,水龙头还是有点滴水,给
老公下了最后通牒:不修好水龙头,就不许他上网。

第十二天:老公花了四块钱买了一只水龙头回来,但是没有工具。旧水龙头拧不下
来。他向我请示,是否可以先上网,明天买了工具再修水龙头,我同意了。

第十三天:老公花了十五块钱买了一个直径一尺多的巨型扳手回来。累出一身臭
汗,还是没把水龙头拧下来。他总结原因,一是地方太小,扳手难以施展; 二是水龙
头锈住了。明天去买一个小一点的扳手,再买瓶润滑油试试。晚上他说胳膊疼,叫我
给他按摩。

第十四天:老公花十三块钱买了一个中型扳手回来,又花了三块钱买了一小瓶机油
(老公买的东西总是比别人的贵,不知道是为什么)。折腾了半天,不仅没把水龙头
拧下来,还把自己的手蹭破一层皮。立马大声叫痛,到附近医疗所看了,医生给贴了
块创可贴。

第十五天:老公拒修水龙头,说是很伤他自尊心,而且,说自己的手破了,不能沾
水,要我给他洗头洗澡,起码得洗一星期。

第二十一天:在大街上见到一小广告,修水暖器材的,打了个电话,不大会儿工夫就
来了个师傅。师傅熟练地把水龙头卸下来换了一个小小的垫子,前后用了不到五分
钟。问师傅要多少钱,师傅说,就这点小活,您给两块钱得了。

职场生存寓言

职场生存寓言


因为环境恶化,再加上竞争及生存压力,往往使我们的生活品质很难真正有所 改善,但我想我们可以开始一个"新的革命"---在读完以下几则寓言以后。


  寓言一:绿洲里的老先生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 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 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 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 ?你就会找到什么!"


  寓意: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 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寓言二:青蛙的故事 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在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 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直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寓意: 1、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才不至于太迟。



  2、太舒适的环境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很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你最危险 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 3、要能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由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 ,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寓言三:"聪明"的小男孩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 " 小男孩又问上帝说:"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 " 小男孩再问上帝说:"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 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1、凡事皆不是举手可得的,需付出时间及代价。


  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有投资的观念,甚至需要投资毅力、耐心。



  寓言四:割草男孩的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 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 ?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寓意: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的评价,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要萧规曹随,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问几个"为什么?"

性感的50万年:女人进化

 50万年前
  北京周口店一座土山上居住的一群人,不知道怎么搞的,居然弄出“火”这个东西来,从此他们就有了“做饭”这个活动。而可悲的是,据考察,那时候“做饭”的就是女人。可能是女人总觉得男人烤的东西不好吃,就大包大揽,结果,这一包,就包了50万年。后来我有一个朋友结婚,他总结道,婚后的第一天很重要,那天如果谁做饭,那以后可能就是
他(她)一直做下去了。

  经验啊!

  7000年前

  在一个叫“河姆渡”的小地方,女性第一次取得统治地位。由于当时人口稀少,所以生孩子成了人们的第一需要,而这项技术被女人们独门掌握,男人只能起个协助的作用,再加上女人们细心,擅长摘果子,而没有耐心的男人们,摘的果子往往还不够自己吃,所以不管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女人都取得绝对的统治。但是后来,事情发生变化,女人逐渐发现,男人们打猎回来的肉比果子好吃多了,而用兽皮做的裙子也比用树叶做的好看多了,于是她们就鼓励男人们多多去打猎,于是,男人们利用打猎这个力气活,把统治权从女人手里夺了回来。

  因为贪慕享受和虚荣,女人们把权力丧失了,这是个血的教训啊!

  5000年前

  从此,进入父系社会,在另一个叫“大汶口”的地方,男人主外,主要是打猎什么的;女人主内,主要是带孩子。但男人是如此可恶和懒惰,他们竟然把抓来的野猪,野鸡什么的放到家里养起来,美其名曰“以备匮时”,实际上就是把这个本来属“外”的工作,也变成了属“内”的工作,偷懒偷到家了。这样让女人们更认识到“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个真理一直持续到今天,几乎每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里,女主角一定会咬牙切齿地说一句:“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不,多年以后,一个叫陶晶莹的女人就唱道“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在漫长的男权社会中,女人进化的脚步依然走得艰辛但坚定。

  商朝时期

  妲己是那个朝代最出名的女人,也是“红颜祸水”之源头。通过一本三流小说《封神演义》,我们看到了这个女人让人羡慕,不不,是让人鄙夷的生活。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古已有之。

  春秋期间

  一个女孩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和另一个绝代佳人做邻居了。东施姑娘就是这样一个倒霉孩子。村西头住着的就是著名大美人西施,把她比得头不是头,尾不是尾的。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东施姑娘好学向上,积极向西施姑娘靠拢,处处向西施看齐,但就是有那么些无聊的人以此为据,嘲笑起东施姑娘来,把一颗爱美的心扼杀在摇篮里,如果那时候东施姑娘被树立成“爱美模范”,说不定现在的“整容之都”不是韩国,就是咱中国了。

  对东施姑娘好一点!

  春秋时期

  这一年全中国最郁闷的女人是坐在柳下惠怀里的那个女人。史书记载:“柳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住,恐其冻死,坐之以怀,至晓不为乱。”后来有好事者就给柳下惠戴起高帽,赞其“坐怀不乱”,再后来有更好事者分析调查出,柳下惠不是性取向有问题就是生理有问题,明白人会这么想,不明白的还以为她有多丑呢,所以你说这个女人有多郁闷。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当孤男寡女独居一室,你企图非礼,自然是犯罪,如果你一丁点对她非礼的念头都没有,那是更大的犯罪。

  战国时期

  有一个漂亮姑娘,也到了适婚年纪了,于是就“一家有女百家求”,提亲的有很多,让姑娘有点挑花了眼的感觉。于是母亲大人就问:“姑娘啊,你到底看中了谁呀?”姑娘说话了:“这村东头的张公子家殷实,我呢就想白天到他家吃饭。村西头的李公子人长得帅,我呢就想晚上到他家睡觉。”虽然出语惊人,引起当时舆论的谴责,并上升到“朝秦暮楚”的理论高度,但她对社会提出了质问——既然有钱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漂亮的女人为何就不可三夫四宠?第一个非常朴实地提出一妻多夫的理想,在妇女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添了一块砖,加了一片瓦。

  至于女人们的这个理想何时能实现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男人们现在也已经被剥夺了这项优惠政策,当然也会顽固阻挠女人们得到它。

  战国时期

  最幸福的女人:这一年,坊间流传着一个新闻。说一个河南男人给老婆买鞋,竟然不知道用尺子,就用两个手量了,然后一直举着,从家里到鞋铺都不敢放,到了鞋铺,两个手都酸得放不下了。这事被人当笑话似的传着,还发明了一个“郑人买履”的新名词。

  但也许,这个人的妻子,会成为这一年里最幸福的女人:自己在家里做着给丈夫下酒的小菜,而丈夫为了给自己买一双新鞋子,正翻过大山,趟过小河,走在赶往镇子的路上,虽然他两手向前,保持着她的脚的样子,显得有点傻,但傻得那么可爱。

  这一定是这个女人所能想象的最浪漫的事,如果将来他们老了,一起躺在摇椅上,这个女人一定会把这份傻傻的爱聊了一遍又一遍。

  秦朝时期

  秦始皇开始修长城,这年最轰动的事情就是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一年,孟姜女抱着给老公做的一身新衣服,千里迢迢地来到长城工地,哪知一打听,老公早就被埋在瓦砾里,成了一扌不黄土了。当时孟姜女就受不了了,一把眼泪就把长城哭倒了一片。虽然这段长城有豆腐渣工程的嫌疑,但这女人眼泪的威力还是可见一斑,女人在进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在男权社会里的生存之道: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例如眼泪就是很好的武器。

  时过境迁,在男权土崩瓦解的21世纪,女人眼泪的威力依然强悍:我女友一次说起她女同事的手指上的钻戒,多么漂亮,多么炫目,让她羡慕的眼里都含着泪花了。熬不过女友的泪弹攻击,只好咬牙给买了一个。

  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我女友哭瘪了我的钱包。

  西汉早期

  吕雉和虞姬是那时候最有名的两个女人。一个以杀别人出名(例如把人做成人彘),一个以自杀出名(乌江自刎),同样嫁给名男人(刘邦和项羽),却“同途殊归”,向进化中的女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如何挑选男人。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定论。不过从这两个女人身上,女性们倒可以得到一点启示:挑选男人就像挑选股票一样,买低不买高。吕雉是在刘邦最落寞时嫁给他的,虽然他只是个小小村长,但吕雉看到了这个男人的发展前途,算是个绩优股;而虞姬嫁给项羽时,已经是他正风光的时候,可以说,虞姬在这只股票最贵的时候买下了他,后果就可想而知,后来被套牢,后来ST了,再后来就被停盘了。

  有时男人就像条落魄的狗,如果这时候你把他带回家,给他洗个澡,给他抚摸,他会记得你一辈子好的。

  那些现在看起来灰头土脸的男孩子,说不定就是将来能带给你幸福的如意郎君。

  西汉年间

  女人总是以为自己在玩新花样,比如女大学生们拿着自己的“写真集”去找工作,以为这很时髦,其实王昭君在几千年前就用过了。她就是找了个画匠把自己的倩影画下来递给皇帝,可能是打点不够,让人在眼睛下面点了个“伤夫落泪痣”,最后只好弄了个国际婚姻,现在就不同,别说没有这个痣,就是有,用电脑一修,万事OK。

  女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上自己的美貌(如果她有),哪怕她的其他本领对付这个工作早已经绰绰有余。

  唐“贞观”时期

  一天李世民这个皇帝老儿闲得无聊,就想和下属们逗乐子,例如送几个小老婆给以怕老婆闻名的房玄龄。房玄龄苦于是给李世民打工,怕被他炒了黄瓜(那时人们还不吃鱿鱼,所以用黄瓜代替),只好把她们带回家。唐朝还没电视直播,李世民要想看热闹,也需亲自跑一趟房家。果然,房玄龄的太太对此反应极大,坚决反对,并且当着领导的面,不管他是李世民还是张世民,大吼三声,对万恶的一夫多妻制发出了第一声声讨,气动山河,以致后世文豪苏东坡撰文道“好一声河东狮吼啊!”虽然当时人们觉悟不高,爱把黄脸婆和此联系起来,但千年后,中国香港的演员,张柏芝同志和古天乐同志合演了一部《我家有个河东狮》,为此彻底昭雪平反。

  武周早年

  武则天,一个公认成功的女人,至于她是如何成功,现在依然在争论,前一阵子不是还在讨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吗?这也是女人最困惑的问题,其实从武则天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把嫁、干由好至坏做一个这样的排列组合:嫁得好也干得好;嫁得好干得不好;嫁得不好干得好;嫁得不好干得也不好。武则天就属于第一种,嫁了个皇帝,自己也很有些本事,所以给各位积极上进的女性们树立了一个楷模。

  问18岁的小表妹,最羡慕武则天什么,小姑娘把眼一瞪,“当然是选男宠的时候了。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忧郁梁朝伟型,帅气刘德华型,酷酷谢霆锋型……”我插嘴说:“唐朝和伊朗(波斯)来往密切。”表妹惊呼道:“天啊,还可以挑选外国型帅哥!”

  唉,其实女人也挺好色。

  武周末年

  上官婉儿,中国第一个女秘书。这个女秘书勤勤恳恳,前程似锦,但坏就坏在她把自己的个人感情和秘书工作搀和了。从野史来看(例如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上官婉儿爱上了武则天的男宠,这可是女秘书工作的大忌。果然,武则天对她采取了措施。所以打上官婉儿那儿起,女秘书业界内就有条最高宗旨:要想当一名成功的女秘书,就要区分私人感情和工作。但实际情况好像不由女人说了算,男领导们总是有意无意破坏这条规则,这不,前段时候,四川省就规定,男领导不得配备女秘书。都是男人惹的祸,最后却靠限制女人来解决,女同胞们,要记住啊。

  再推而广之,OL(办公室爱情)是要不得的。

  唐开元年间

  杨贵妃。她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第一个较有影响力的流行教主,地位类似于现在国内王菲,日本滨崎步,欧美小甜甜,引领着唐朝的各种化妆潮流: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而这就是杨贵妃带的头。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还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用现在的话说是前卫的,就像王菲首化的“晒伤妆”什么的。作为一个流行先锋,杨贵妃也是非常称职的,搞出各种新花样让“粉丝”(那时叫爱慕者)有样学样,比如光一个眉毛,她就搞过“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等等,那时是没有时尚杂志,要是有的话,那还不每期都围着她这眉毛转。

  书上说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看来杨贵妃同时也是“女人经济”的第一个实践者。一千多年后,女人把“女人经济”发扬光大,世界500强的企业里,给女人脸蛋服务的就好几家。

  爱美,是女人进化到任何时候都改不了的一个习性。

  明朝早期

  大脚马皇后。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算是个草莽皇后。这个和尚出身的皇帝,虽然缺点一大堆,但他看来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例如马皇后的大脚,在一片小脚中,那就是一种健康美。“世上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是对朱元璋最大的总结。

  现在流行一句话“我们通常夸一个女人漂亮;如果她不漂亮,我们可以夸她很有气质;如果她既不漂亮也没气质,我们可以夸她很善良。”但是如果我们碰上如同马皇后这样既不漂亮,也无气质,看上去也不善良的女人时怎么办呢?可以学学老朱:“你看上去很健康!”

  女人无论进化到哪一步,几句奉承话,就像阳光空气一样,是她们必需的。

  抗战时期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一直被蒋介石软禁了数十年,他还是蒋介石的拜把子兄弟呐,如果不是宋美龄力保,张学良说不定就……

  这样看来,哥们义气还不如咱们“红颜知己”来得可靠呢!

  90年代末

  宝贝横空出世,作家宝贝,足球宝贝,篮球宝贝。女人进化到这个时候,居然(终于?)进化成了宝贝。

  2003年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第30条第2款规定:达到法定婚龄决定终身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手段生育一个子女。”自此,只要你愿意,男人对于女人来说,全部的意义就只是个带“Y”染色体的细胞而已了。

  听说在克隆技术里,这个“Y”也不需要了!

  2004年

  啊,2004年了,美男作家开始服务了;妮可·基德曼离开“靓汤”后更红了;争当各地的第一人造美女,不再为“悦己者”而是“悦己”容了,女人开始比男人忙了!

分苹果的故事

分苹果的故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封信谈的都是一件事:分苹果。
  一封信是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要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不料,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立即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另一封信是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出几个苹果,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很好!那么,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
  这两个故事确实让人扼腕叹息,仔细思索,余味无穷。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两个故事后,也讲了一个苹果的故事,前半部分与后一个故事相同。妈妈确定了分苹果的原则后,老大立即拿起工具在烈日下干了起来。等到老大干完那块草坪的活,汗流满面地来到妈妈面前时,桌上只剩那个最小的苹果。两个弟弟正在妈妈身边乖顺地啃着又红又大的苹果。老大哭叫着说:“说好的,谁干得好,谁吃大苹果。”妈妈怒斥道:“你的动机就不对,你干活只想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老大争辩说:“可弟弟他并没有干活呀?”妈妈怒火冲天:“既然你这么会干,你为什么不替他们干了?”老大呜咽着无奈地离开,身后传来妈妈和弟弟的欢笑声。作者写完这个故事后评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以前中国的某个地方,但今天仍在延续。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管理工作中,仔细品味分苹果的故事,琢磨其中的哲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是很有教益的。
  第一个故事,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绝不会是因为他在妈妈分苹果时的察言观色,因而编出了一个谎言。但是,由谎言而可以得到实惠,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并时时提醒他,谎言比真实更有效。这件事对他日后的行为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妈妈在一件小事上的不经意的做法,导致了孩子走入岐途,成为罪犯,这可能是这个妈妈或千千万万个妈妈绝对没有想到的。由此引出了一个命题:我们怎样看待真实表达自己意见的人;怎样对待不合自己心思的、也并不十分合理但却是有其真实意见的人。在管理工作中肯定会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简单的处理或不得要领的批评,可能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给自己的工作造成阻力,在自己和团队、部门中形成口是心非、虚以委蛇的不好风气。集体就绝无真诚可言,也不会有向心力、凝聚力。这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第二个故事也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情:要得到什么须先付出什么,付出得多,得到的就多。公平竞争,不附加任何人为的因素。这个孩子按***要求,最先把草坪整理好,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他最希望得到的苹果。过程简单,操作容易。这个孩子后来居身成功人士之列,在数十年后对此事细节记忆犹新,并说他感谢母亲,让他明白了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谁能说童年的这件事不是他世界观形成的基石呢。本着这样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他老老实实做人,尽心尽力做事,不偷懒、不取巧,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最终走进了白宫,成为著名人士。
  也许我们会说,这没什么深奥的,本来就是这样的处理,我们的机制就应该是这样的。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鼓励实事求是,多劳多得,不附加其它的任何条件。比如你是不是妈妈最疼爱的孩子,你是不是常得最好苹果,你是不是最会讨妈妈的欢心,你是不是最会察言观色等等,除了用心做好你该做的事情,不必在其他方面花太多的心思,用更多的精力。其结果是:心理平衡,“认赌服输”;心气顺畅,绝不“红眼”。曾有专家撰文对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无责任现象深感忧虑。而分配不公、权钱交易、司法腐败、行贿受贿、渎职失职等导致的利益倾向正是无责任感产生的根源,而无责任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部门,好的机制可以培养、训练人们的责任感,使之对社会、对事业、对集体承担起自己的一分责任。
  应该说第三个故事最令人回味、也使人深思和震撼。游戏的规则确定了,也就是说制度有了。但制度在权威(也就是妈妈)面前不堪一击。如果对规则、制度视同儿戏,惟我独尊,对事物发展秩序的破坏和对个人优秀品质的形成具有的杀伤力是难以估量的。作为“老大”,他从此事得到的“教训”是:凡事不可以当真,坚持真理便是“白痴”,作为“弟弟”。他从此事得到的启发是:只要讨好“妈妈”,把“妈妈”哄转,就有好果子吃,完全没有必要到大太阳地里去流血流汗。作为旁观者,会因为这件事的价值导向从而对自己的正确行为准则产生叛离或怀疑,渐渐形成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说的。
  这里的“妈妈”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妈妈,是指管理者、决策者、领导者。每一位管理者如果主观意识强于客观标准,不管你的主观意识的出发点有多么好,效果都不会好,更何况掺杂着个人感情和个人利益的主观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分苹果的故事对个人心态和团队氛围的启示不可小觑,对社会机制也有警示作用。

4有1无的狗才

4有1无的狗才
定义:
1. 有理想-能够吃上肉骨头,找许多个母狗做伴
2. 有纪律-只有主人发命令,才行动。否则蹲在原地待命
3. 有技能-能够以最合理的动作扑向猎物
4. 有信念-跑得最快,才能吃得最多
5. 无胆量-从来不敢想,自己为什么变成狗才。除了被主人使唤,不敢干其他事

培养系统:
一个人才,必须严格系统体系,才能变成4有1无的狗才,这个主体系包括:
小学/中学/大学

凡是经过这一体系出来的,90%的人才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狗才了(剩10%左右人才)。如个别狗才觉得需要提高(主要是技能)的话,还有
研究生博士生培养系统

如须成为外国人的狗才的话,还有:
出国留学培训系统

如须在职提高技能的话,还有:
MBA/CPA/MICS?....培训体系

一辈子:
一个人才,招聘他们,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干多少活,给多少骨头,骨头含肉量由干的快慢决定,于是,众狗才,一拥而上,快的,就被提升,能够吃到含肉量为1.5%的骨头,而其他,只有吃0.5%含肉骨头,而最慢的狗才被人才踢开。他们愤怒的咆哮,埋怨起来

于是这落后的狗才中,有的就会考虑在学个英文,考个证书,以便跑得更快,能够吃到含肉量至少为1%的骨头

跑在前面的狗才,也没闲着。为了跑得更快,学起了MBA/CPA等高级技能,以免被淘汰。

高级的狗才,早就经由出国培训系统,成为外国人的狗才了,不跟国内狗才玩

那个被踢开的狗才,蹲在那里悲叹:我除了给人才呼来喝去,还能干啥啊。人才干的事,我们狗才可干不得哦,得,明天去趟人才招聘会吧。

循环 从1 到 N(N=寿命-1)

成功者不犯办公室22条错误

成功者不犯办公室22条错误

1.不要比你的老板穿得更好。
  
  如果你碰巧遇见一个极其没有品位的老板,喜欢穿着劣质西服到处向别人炫耀这是名牌时,我就建议你买块布找个土裁缝做件衣服得了。忠告你,不要试图用你自己的现身说法去影响老板的品位,你应该明白这个看上去像个土老冒的家伙之所以成为你的老板,肯定不是因为他会打扮的原因。说不定,他讨厌像奶油小生似的男人。
  
  2.不要试图与老板的女秘书调情。
  
  你这样在老板眼皮下面轻举妄动,简直无异于自寻死路;即使你的老板和他的秘书之间的关系像办公室里的桶装纯净水一样透明无瑕,你也别忽略一个正常男人对异性的占有欲和对同性的嫉妒与敌意,就像你在大街上看见一个超级美女被一个臭男人拥抱着的时候,你一样也会心中暗骂:哼,这走运的臭小子!
  
  3.捐钱不要超过你的上级。 在一些社会活动中,比如政府、工会号召向某灾区捐钱捐物。如果你的上级捐了100元,那你最好最多捐85元。如果你想捐得更多,你可以用其他方式嘛!其中道理一想就知道了。
  
  4.不要跟你的同事谈恋爱。
  
  因为你只要是个正常男人,所以你就很难做到对你的情侣视而不见,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即使你工作勤勤恳恳得像只老黄牛,你的老板也会怀疑你的上班时间是不是都在谈恋爱了。别抱怨老板的胡乱猜疑,站在他的位置上,你一样也会这么想。如果你真的与你的某位同事陷入爱河,那你们看上去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你离开公司,要么你的爱人离开公司。
  
  5.不要说黄色笑话。
  
  你要明白这种爱好与幽默无关。虽然你把你的女同事逗得喜笑颜开,但她极有可能转过身去对自己说:天那,这个家伙真无耻!连这种话都能说的出来!
  
  6.不要跟你的同事交朋友。
  
  虽然把同事想象成你的“假想敌“的做法有些过分,但至少能使你防止某些糟糕的办公室纠纷的发生,就把他们当成一群你可以叫得出名字的陌生人好了。永远永远都不要推心置腹地把你的隐私告诉同事,这就好像在你身边埋了一颗地雷,没爆炸的时候风平浪静,可假如有一天爆炸了,你就彻底死定了。一个同事的杀伤力比一个亲密朋友的杀伤力厉害多了,最起码,你的密友不认识你的老板是谁。
  
  7.不要露骨地拍老板的马屁。
  
  如果他不是个白痴的话,他会明白,你只是在逗他玩而已。
  
  8.不要在背后议论老板的是非。
  
  如果你实在憋得难受,干嘛不去找个沙袋吊起来,上面写上老板的名字,然后给那个家伙一顿好揍。起码,与你向同事说老板坏话相比,这样没什么危险性,一般说,你背后说老板的那些话会很快传到老板的耳朵里,甚至比你说的那些还要难听几十倍,你就得留点神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你老板会给你一顿好揍,--也许没那么糟糕,说不定他只是把你给炒了呢。
  
  9.不要在穿着上让别人觉得你太有诱惑。
  
  即使你的工作环境不需要你穿正式的西装领带,那你就穿样式最简单的休闲便装吧,除了结婚戒指以外,别配戴更多的饰品,否则会让人看上去比你的女同事还女人气十足。尽量避免穿粉红色系的衣服,如果不想把时间都花在选配衣服上,那就都选深色系列吧,必须注意,在穿黑色皮鞋时千万别穿白色袜子,不时清理你的衣橱,把那些有破洞的袜子坚决扔出去。
  
  10.不要在办公室的电脑里登陆色情网站。
  
  如果你自以为觉得没什么人注意到你正在干什么,或者以为自己是电脑高手,可以将你登陆过的网站删得不留痕迹--你显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手段,你的老板能够非常简单而迅速地查到你到底在用你的电脑干什么,如果他想这样做的话,尤其在设施完善的大公司里,这点更是易如反掌。所以如果你不想留什么把柄在老板手上的话,你就先忍忍,回家再看吧,如果你老婆支持你看的话。
  
  11.不要忘记在办公室里关掉手机和呼机。
为什么不让别人打电话到办公室来呢?你的手机声音只会让身边的同事感到厌烦,尤其在老板跟你谈话时,或者在重要的会议桌上。不要被手机广告所欺骗,以为成功人士都是二十四小时开着手机的,他们只不过是想多卖几台机子而已。
  
  12.不要把你的办公桌弄得比垃圾篓还要脏乱。
  
  即使你喜欢那种食物发酵的酸臭气味,你也还是把这习惯留在家里吧。在别人皱着眉头经过你办公桌之前把办公桌收拾干净,毕竟这不是你的私人卧室,你必须要为其他同事的眼睛和鼻子着想。
  
  13.不要送价值昂贵的礼物给你的老板或者同事。 这只会让他感到难堪和让其他同事胡思乱想。
  
  14.不要让自己陷入大公司里的人事斗争。
  
  尤其在你还是个没什么高层背景的普通职员时,千万不要有试图跟哪个部门老板结成同盟的幼稚想法,公司的事情和秘密永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和深奥,在你成为某次斗争的牺牲品之前,你也许还浑然不觉。无论哪一家的或者哪个国的公司都是如此,干嘛不老老实实把自己那份工作做好呢,让他们斗吧,你就当是在欣赏马戏表演吧!
  
  15.不要在办公室里接打超过十分钟以上的电话。
  
  在遇到令你尴尬的比如调情电话时,不要试图用降低声音或者改变说话的语气来逃掉别人的注意力,这只会让你的同事更加猜疑和好奇。
  
  16.不要娶你老板的女儿做太太。
  
  靠联姻来谋取事业成功是一种目光短浅的想法,即使你付出巨大的努力,即使你的确是栋梁之材,别人也会以为这仅仅是你娶了老板女儿的关系。如果你的老板没有一个天仙般的女儿的话,你这又是何苦呢?一个优秀的男人,无论娶了谁家的女儿,他早晚都会成功的。
  
  17.不要娶你的老板当太太,如果你老板是个女人的话。 你会发现,从此以后,不仅在办公室里,甚至家里也都成为一个充满灾难的场所。试想一下,当你跟这个女人在床上亲热的时候,忽然想起来这是你的老板,你是不是心里充满了罪恶感?如果是的话,那就提醒你,千万不要去追求你的女老板,除非你喜欢在家里也被人呼来喝去或者有受虐倾向。
  
  18.不要每天都准时上班。偶尔有意地迟到一次。 是对其他习惯拖拖拉拉的同事的一种心理安慰。说不定,你因此有了个好人缘儿。
  
  19.不要轻信老板的许诺。 也许你是个心地善良的老实人,你相信老板对你说过的每一句话。你相信你老板今年没给你加薪水是因为老板处在水深火热的危机关头,必须得拿你那点可怜的薪水去救火;或者你相信老板话里话外要提拔你的暗示,但是你必须做好什么都得不到的心理准备。别理会老板说的要给你什么,先看他已经给了你什么吧,比较一下,然后再想想是否还有必要跟着这样的老板。
  
  20.不要在办公室里脱鞋
  
  尽管天太热,脚太痒。如果你这样的话,估计你在同事中的地位一下子就差到了极点。
  
  21.不要在财物上不拘小节
  
  每一个人都是获得一份工作报酬,不要因为这是一份小钱而认为不值得一提。尽管别人不要,一定要说一句谢谢!尤其一些同事,口里说得不介意,其实他心里想得未必是真的不介意。这也是你的表现风度和修养的时机。
  
  22.不要在办公室到处施展你的超人口才。
  
  也许你想给你的老板留下一个深刻的演说家的形象,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老板都讨厌看见一个喋喋不休的,像一只刚下完蛋的母鸡那样的口罗嗦男人。记住,能用三分钟表达完的事情千万别说上三个小时,如果你是那种不讲话就会发疯的人,那就建议你先在家里对着墙壁大声说上一个小时,直到筋疲力尽,直到没有心情在办公室胡说八道的程度的时候再去上班,惜言如金是你应该恪守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用最短的句子把你的观点非常职业地表达出来,还有,在别人,尤其是老板讲话时,别随便打断

毛主席实践中走出的经济学大师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毛主席他经济上不行么?

可为什么他过世时,我们党的接班人接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啊!那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既无外债又无内债且物价稳定的国家。她有相当的财政储备,国民经济比例搭配基本合理,门类齐全,工业布局较为均衡,GDP一直高居世界之首,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茅。成立之初的满目疮痍,百业待兴,物价飞涨,帝国主义联合经济封锁早已烟消云散。毛泽东时代的孩子们曾在湖里荡着双浆,唱着幸福的歌(尽管现在的生活比那个年代好了几多倍,你让所有的作曲家都绞尽脑汁,哪个能作出听起来有幸福感的曲子来)。毛泽东时代的孩子们也曾叱咤风云,激扬文字,念着扫除一切害人虫的诗(现在有哪个孩子不在做着成为富人的梦?在竞争日益残酷化的今天,那些失败者只能在虚拟的网络里,才能找到征服者的快感!),上演过一幕幕悲壮的活剧。那是一个经历了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中苏自卫反击几次局部战争,哪一个对手都不是软柿子的国家。那是一个对第三世界极有恩惠的国家,那是一个与第三世界同气同心的国家,那是事实上充当第三世界领袖角色的国家。那是一个正处于昂首挺步,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前途无量状态,正向四个现代化迈进的伟大国家。这一切的一切,没有经济的支撑,你作得到么?你要说这样的国家的经济一团糟,鬼都不信。

你要说这样的国家的当家的领导人,不会搞经济,鬼都不信。

你要说这样的国家的当家的领导人的心中,没有一套搞经济的理论和办法,更是鬼都不信!我的老父应邀要给大学生上团课,讲讲传统什么的。偏心脏不争气,总是不象军歌里唱的样,整齐步伐。我去探望,他还念念不忘讲课的事,说要给孩子们讲讲如何认识毛主席。他说,认识毛主席,记住三句话就可以了:三个伟人;四个家和三个绝;辨证地看待毛泽东。他的四个家里,没有经济学家,我是有点不服气的。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毛主席的经济学专著呢?没有经济学专著还能是一个经济学家么?回到家,左思右想,这不符合逻辑。一定还有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存在,只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于是我想到毛主席说的一句话,我是靠调查研究吃饭的。

我又想到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世间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进而我想到了林彪提出,并受到毛主席大力肯定的四个第一。
最后,我想到了毛主席关于抓主要矛盾的话。于是,我豁然开朗。我们来看一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划分就清楚了。

经济活动里最有活力的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也就是人和物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观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是不研究生产关系的。只要你研究生产关系,如果你是一个事实求是的学者,必然要得出与马克思完全相同的结论,从而成为一个事实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你就会自觉和不自觉地站到工人阶级一边,并融合到其中去。这时我想起了文革期间翻译的一篇美国段篇小说<深渊>,它所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牌大学讲授<资本论>的教授,如何成为了一个工人运动的领袖。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有意识地把生产关系这个经济领域中最有活力的因素,排除到经济研究之外去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个事业对中国乃至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事业,一个全新的事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马克思已作了终结,使在他以后的继承者和反对者们,在经济领域理论中,实在是没有多大的施展拳脚的空间,仅仅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作些局部的补充而已。这就是马克思本人的伟大之处,他从来就没有让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自豪过!而我们要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不是资本主义建设。显然,建设社会主义决不能照搬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办法。

苏联不是已经在建设社会主义吗?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学学呢?我们学了,而且是照搬地学了。但毛主席发现苏联的方法有问题,他们在管理上是照搬资本主义那一套的。于是毛主席从调查研究开始,化了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一批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最终提出了论十大关系,用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又花了不少时间,针对苏联建设工业的马钢宪法,提出了中国的鞍钢宪法。其中的两参一改三结合曾被日本人借用,获益非浅。毛主席借助于备战而搞的三线建设,更是大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你再瞧瞧现在的西部大开发,不按毛主席的办法,你能搞成么?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毛主席在军事上的贡献。毛主席没有写过关于战术的专门文章,但你能说他不是军事家么?同样的道理,毛主席没有写过关于经济具体操作的专门文章,你就说他不是经济专家,面对他领导下取得的经济成就,说得过去么?如果仿照军事上的说法,军事家有战术和战略之分,经济学家就不能有类似战术和战略之分么。至于毛主席处理经济问题的具体手法,虽然没有发表过毛主席写的文章,但从他领导的下面两个事实,可以作管中窥豹。一件是解放初期平抑物价。

现在的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不知道那时物价飞涨的程度。相声大师侯宝林就有一个段子专门说这件事。在那样的程度下,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将物价稳定了下来,这个世界上哪个经济学家作到了?前几年有个电视剧,就生动而具体地表现了那时的具体手法,可以看到其中毛主席的妙笔。第二件事是资本家敲锣打鼓进入社会主义。

对这件事,我一直很迷惑,难道资本家会欢迎共产党共他的私产?记得有个帖子说,确实如此,并不是共产党用枪逼的,也不是工人群众造反逼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只能从经济上去找。当前私营(我不喜欢用民营这个词,这个词总是给人一种别人杀了人,你却去替他掩盖血迹的感觉)企业大发展,而改革开放初期却发展不起来,前后一比较,不是私人资本雄厚了,也不是人的思想观念变了,关键的区别是,那时人们都能安居乐业,现在都在找食吃!这就是说,我们已经给资本的崛起提供了物质的基础 庞大的饥饿的失业人群!现在,你大概已经猜到资本家敲锣打鼓进入社会主义的真相了吧。农村在消灭两极分化口号下的全面集体化,城市在消灭失业口号下的大量国营企业建立,使民族资本家彻底丧失了廉价的劳动力来源,也就是说,利润的空间已不足以让资本家生存下去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得以兵不血刃,简直是顺理成章地就这样完成了。如果毛主席没有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又怎么能想出如此绝妙的釜底抽薪之计呢?

因此,结论就只有一个,毛主席不但是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还是经济大师。毛主席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由于资料的不充分和我们思想的局限性,还没有一个进行全面而完整的论述文章。写好这篇文章,正是我们毛主席事业继承者的义务。由于本人的局限,希望有对经济领域熟悉的同志来完成这个使命,给那些力图往毛主席脸上抹黑的人最后的一击,也使那些颂扬毛主席丰功伟绩的同志能够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的伟大导师,我们就是要高举他的旗帜!最后,我想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

毛主席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是始终紧紧地抓住经济这个主线的。毛主席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中,人作用是占主导地位的,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中,他始终抓住的是生产关系这一主要矛盾方面,才有我们社会主义的强盛局面出现。在他的实践活动中,每一个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外交事件,甚至自然事件,都被他巧妙地引导到经济的建设上来。他的最著名,最能反映他的经济思想的,也是最不为现在人所重视的口号就是:抓革命,促生产。毛主席自觉地运用这一原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堪称经济学大师的大师。

毛主席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来源是调查研究。
毛主席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毛主席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着眼点是生产关系。
毛主席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目的是强国富民。
毛主席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行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由于我的水平有限,文中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不详尽之处,欢迎补充。

以现代眼光看三国英雄

以现代眼光看三国英雄

--------------------------------------------------------------------------------

发布者:陈骥 发表日期:2004-05-19 00:54:59.217
【摘要】


1、关羽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面对曹操这样一个懂得赏识人才的老板,开出高薪水高职位要挖角,关公却从一开始的挖角面谈会上,就拒绝了曹操的一切诱惑,还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下才投降曹操;换作一般人在面对这幺好的挖角条件下,也许早就不顾一切跳槽去了。
  曹操拢络人心的方法,虽然是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必修的经典。但关羽在对刘备的义气与对曹操恩情之间的进退两难与抉择,却是所有想了解华人文化、人情世故与价值观必看的章节。
  可是关公在过五关的时候并没有展现他伟大的气质,他是“斩”六将,而不是“感化”六将,关公过五关时的那种不屑一顾、勉强杀人,这些特质意味了一件事情:他虽然勇猛,但并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有原则、有力量,却没有伟大的特质。关公在跟别人交手的时候,为了顾全自己的任务,却忽略了考虑别人的处境。

  2、张飞

  管理者将个人的情绪好恶,牵连到自己的部属,是领导上一大禁忌。张飞平日对部属就是要求严格,动辄牵怒(三国志中形容张飞的领导风格是“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没想到就因此命送部属的手中,而不是战死沙场,相信他死也不瞑目。
  扮白脸后让部属喜欢你,这是正常的;扮黑脸但能让部属臣服,这才是管理的高手。张飞对自己的两员将领提出了难度极高的任务要求已经是有点强人所难,部属反应问题,他非但没有详加检讨,竟然还将他们当众吊在树上鞭打,打完后仍继续要求完成,否则要以死罪办之。
  从这个过程来看,张飞首先违反了责备部属的原则 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人也许什幺都不在乎,但面子、尊严一定要顾到。责备员工时,切忌伤其自尊、损其人格。这样会遭来部属的极度反弹,即使表面没事,心中可能已在盘算报复之道,我们应了解适可而止的原则;既然已吊起来欧打一顿了,还威胁“一定得完成,否则提头来见”,如此高压政策等于是将部属逼上绝路,无怪他二人说:“比如他杀我,不如我杀他。”
  三国演义中对张达、范疆用“贼”称呼,事实上,应该先检讨的是张飞,可以说咎由自取。换成你我,恐怕也和他们一样心存不满,管理者当引以为戒。

  3、赵云

  诸葛亮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赵云去做,因为赵云是刘备的团队里面唯一会接受程序、完全服从程序,而且尽心尽力地把这个程序完成,在赵云保护阿斗的事情过后,诸葛亮即完全信任赵云,因为赵云是一旦决定效忠一个人,他就不会去多想什幺,叫他怎幺做他就会怎幺做的人。
  赵云为了救阿斗出身入死,救了阿斗又如何呢?他还有两、三个兄弟,这就是在强调阿斗象征了整个汉朝,中国人那幺喜欢这件事有点让人觉得莫名其妙,赵云不是因为阿斗可爱才救他,而是因为他是刘备的血脉,在这里我们看到将军的命比不上一个小孩子的命。
  为了阿斗死了那幺多人都是应该的,糜夫人、赵云的命都不重要,难道那些被赵云杀掉的士兵不是别人的儿子。所以我们不能看着这样的事情也不去怀疑,只是盲目地跟着男主角杀啊、喊啊,看着那矫情的刘备摔小孩,赵云如果没有救阿斗的话,蜀国或许不会灭亡吧!这是几百年来我们一直没有去思考,赵云到底该不该这幺做。

  4、三国第一大帅哥的马超

  相对而言,帅哥马超在整个三国中其实无法被举出有任何代表作;勉强算是代表作的就是跟张飞挑灯夜战,但又不是他在人生梦想或作战能力的表现。而且马超后来归附刘备,等于是跟自家兄弟打架,变成一场娱乐性高于实用性的show!除此之外,马超被描述最多的都是造型多漂亮、多迷人,这也是当张飞看到他这幺受到刘备器重、这幺受大家欢迎时,会被激发心中痛处的原因。张飞认为马超只因为外型英俊才会受到瞩目,所以非要打到底,在武功上胜过他为止。刘备似乎完全不懂这种心态,所以劝架时始终没有往这个着力点施力,刘备可能对外型非常迟钝,不了解人的外型会影响性格,如果刘备在那时倡导“黑就是美”,张飞可能就不用打得那幺辛苦了!
  做为一个悲剧人物,马超却没有展现出人生深度,这可能也印证了漂亮的人常常让人感觉很浅薄。很多人对漂亮的人有高期望,觉得他们的忧郁比丑人的忧郁更忧郁、他们的幸福比丑人的幸福更幸福,但真正接触到他们的时候,却幻灭得很彻底,因为发现上帝给了他们这幺漂亮的外表,里面却藏了个白痴!
  像马超这种家破人亡的处境,理论上他应该会有更深刻的人生感觉,可是他和同事、仇人都没建立什幺深刻的关系,父仇没报成就这样算了,和庞德分开对不起韩遂也就这样算了,丝毫没有歉疚追悔之情。就像《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武功好、外型俊,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幺,说不出任何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只是一直维持着美好而浅薄的状态。马超也是如此,完全没呈现出悲剧英雄的深度,也没做出任何悲剧英雄的完成动作,堪称三国最引发人幻想、却最教人说不出个所以然的人物。

  5、黄忠老将军

  他是被三国志牺牲的人物,总是被拿来搞笑;因为年纪那幺大还要在江湖上混是很辛苦的,所以我们给他一个歇斯底里的乐观心理状态,让他一直处于这种疯狂的、不服老的心情中。很有趣的是罗贯中给他一个更老的搭档──严颜老将军,让这一对老将可以并肩作战,展现老年人的力量。而他们的力量并非展现在江湖上阅历多年后的老谋深算,而是展现在“人脉”:活得越久,认识的徒子徒孙就越多,就越容易套关系。像严颜用沿街呼唤的方法叫大家投降,在重伦理的儒家社会里真的是如此,一直到现在每次政治动荡时,都会有个党国大老被抬出来劝大家不要闹了。所以黄忠、严颜在展现“老”这件事情上,不是展现在智能上,而是展现在他们非常懂得人情世故的影响力。

  6、杨修

  曹操手下的谋士像郭嘉、程昱、荀彧,都是很端庄的人,只有杨修整天耍嘴皮子,难怪会被杀,谁叫他大嘴巴!
  杨修最糟的部分是他的聪明太炫耀了!
  一次是梦中杀人事件,曹操被杨修说破怕被人暗杀的心理;另一次是鸡肋事件,曹操认为事关重大,杨修就因此送了性命。
  身边如果有人随时在窥伺着你、说破你的心理,是一种很不愉快的感觉,尤其曹操那幺容易受威胁的个性,他当然会把杨修除掉。杨修的聪明显然不是智能,一个人如果有智能,应该了解保身的重要。和杨修亲近的曹植也沾染了这种聪明外露的个性,所以一直到后来的政治斗争中,他仍未学会韬光养晦、在最重要的时刻才出手的哲学。

  7、马谡

  孔明用马谡守街亭,原本是要给年轻人一个表现的机会,不料马谡的第一次披挂上阵,就犯下了如此严重的错误,造成第一次伐魏的失败。从这个历史案例,我们可以思考:马谡为什幺兵败于街亭呢?
  首先,他虽然熟读兵书,却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他可能将孙子兵法背得滚瓜烂熟,但偏忘了孙子曾提到兵形象水,水无定形,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用兵时必须依据当时的人、事、时、地、物各种情境运用。他引用“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的理论、学习韩信“背水一战”的精神,基本上没有错,问题是当时的情境并不适用。主管要能活用各项管理原则与技巧,才能发挥管理的效能。
  其次,马谡年轻自负,刚愎自用,不能够记取孔明的命令在先(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之后又不听取王平的意见。王平虽然是个大老粗,学问绝比不上马谡,但毕竟从行伍干起,征战沙场多年,孔明正是看上王平的谨慎,令他协助缺乏实战经验的马谡。偏偏马谡不能听进他人的意见,甚至自认孔明平时都要征求他的看法,要王平少啰唆。身为一位管理者,要能重视员工的意见,切忌一味的固执己见。
  最后,孔明用马谡,也是一次失策。由于马谡的背景和孔明相似(都是学富五车的书生型企划高手),加上平时见解相同,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因此在当时孔明敢大胆启用这位从未有带兵作战实务经验的文官担任大将。孔明忽略了,虽然要给部属发挥的机会,但也得衡量当时的局势,这幺重要的任务,可不是培养新人的时候。管理者进行任务分配时,必需充份权衡人与事的各种因素。
  
  加注:马谡运气也不好,首次出马就碰上了司马懿这只老狐狸。

  8、吕布

  以吕布出场的气派、以《三国志》对他造型的描述,都让我们对他抱着很大的期望,期待他能够发光发热。不幸地,吕布一直表现出男性猪哥的一面,他一直没有发光发热,只有发春!
  浪漫的三国迷会喜爱吕布有两个原因:第一、他很帅,这是二十一世纪大众所认同的偶像特质。第二、他很深情,被爱情冲昏了头虽然让他日后失败,却也是他迷倒痴情男女的个性。或许吕布在三国的成功排行榜落后到一百零八名以外,但他在迷人排行榜上,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巨星。
  吕布一身本事,在三国时代全部都是缺点,可是吕布如果生在现代,那他的很多缺点都会化为娱乐报纸上的优点。好比说他和貂蝉的爱情,正是绝佳的绯闻题材;他的英俊、帅气、好身手可使他成为天王;他爱钱如命,收入排行榜绝对会居高不下……这种种都足以炒作新闻,让他常保“绯闻王子”超级巨星的地位,可惜吕布生错时代走错行!

  9、董卓

  快崩裂前的汉朝,董卓、曹操、袁绍可以说是创造机会的前三名。他们抓住机会所用的力气与策略,精确地反映出了未来他们所将拥有的地位以及权势。
  排名第一的董卓接到何进的邀约,立刻毫不犹豫地从西北杀往洛阳城,他接受了李儒的建议,耐心地在城外等待,等发生变乱时,宫廷内部自相残杀,消耗殆尽之后,再以最轻松的方式进入了洛阳城。董卓发挥了快、准、冷静的风格,充分地掌握住了机会,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以气势夺取了政权。
  当然,一开始的第一名未必会持续保持第一,和后来的其它英雄人物相较之下,董卓只是个贪婪的野心家。董卓把得到皇帝、执掌政权当做他野心的终点,开始停下来为所欲为地享乐,忽略掉了长期执政所需要的扎根、扩张以及成长。这些血腥的欲望,几乎完全消耗掉了董卓统治的正当性。相对于其它人拥有了权位以后的发展,这种以享乐动机的野心,限制了董卓的成长,使他在竞争的路上很早就停顿了下来。

  10、貂蝉

  貂蝉没有梦想、性格,只有一项挑拨任务。挑拨里最主要的关节是误会。相信很多人听到董卓和吕布被挑拨得反目成仇,都会很直接的反应:“哦!这两个男人真是太笨、太猪哥了!”可是把头转向日常生活中,看看身边的人(包括自己)被挑拨时的反应,你就会了解到挑拨是一个威力非常强大的传统阴暗智能。
  我们期望把貂蝉的动作分解剖析之后,能让大家增强这方面的免疫能力。在王允的连环计里我们可以发现,原来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诠释它。
  不同的诠释造成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心情。挑拨别人的人运用不同的观点来诠释同一件事,但被挑拨的人被逼到只能从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种挑拨与被挑拨的原则是历史上不变的法则。因此,做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学习让自己有更开阔的胸襟、更多重的视野与观点去看待一件事情。一旦我们因为被挑拨而产生激烈情绪时,最好重新站在利益与我们冲突的人的立场重新再省思一次,对方会用什幺观点看这件事?我又应该用什幺样的观点来看事情?也许这幺一想,对方所有挑拨的企图昭然若揭,我们不但不生气,还学会哈哈一笑呢!

  11、袁绍

  袁绍继承了“四世三公”这个汉朝天子御赐的金字招牌。很清楚地,显赫的家世也就是他最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在整个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袁绍为自身利益不继续攻打董卓。为了维护四世三公这块金字招牌,再怎幺说,也要奋战到底。可惜的是,袁绍竟然公开表现出意兴阑珊的态度;更糟糕的是,身为讨董大联盟的领袖,袁绍却屡屡屈就现实原则,公然抢夺韩馥的领地,还和公孙瓒打仗。照说袁绍应该照顾联盟里的成员,表现出老大哥恢宏的气度,没想到袁绍因为贪婪、野心,不顾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气度。袁绍短视近利的目光,使他失去了继续作为领导者的机会,也是他自己,把这块最可贵的金字招牌给砸坏了!

  12、庞统

  庞统的死的确令人惋惜和遗憾。他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略家,何以刚率兵出征,便命丧途中,而且是被名不见经传的张任所败?
  从战术上来看,庞统这位盖世奇才在进兵途中,早该料到落凤坡一带地势险要,道路狭窄,树木丛生,是最易遭伏击的地带。以他的实力,就算无法顺利前行,最起码也不应如此轻易遭人暗算。真正研究起来,庞统遭埋伏丧命,绝非能力不足,问题完全出在他的心态上。
  庞统初到刘备帐下,急于建功立业,以便使龙凤并驾齐驱,这种心理是人之常情,不难理解。不过他把名利看得太重,为了与诸葛亮较量,总是对其存在了一些偏见,认为诸葛亮为了怕他取功,一定会扯他后腿。以致当诸葛亮致信提醒他不要冒然进兵时,他却想:“孔明怕我取了西州,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
  在此情况下,庞统已经因个人情绪及好恶而严重影响了他对军事谋略上应有的客观判断,其心思不但没有放在对敌人的警惕,反而斤斤计较于自我得失,甚至有欺上之举,乃对刘备说:“统亦算太乙数,己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蜀将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同时,在进兵时,没有对敌情和地理条件做深入分析,以至身陷绝境。
  要成为成功的领导者,光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良好的修养,尤其需要宽阔的胸怀、眼观全局的概念和审时度势的能力。度量是理智的基础,是孕育谋略的沃土。庞统的这段故事,正足以做为我们的借鉴。

  13、何进

  何太后所倚势的哥哥何进虽然贵为大将军,他的表现更像是原来那个杀猪的屠夫。尽管他手下拥有了像曹操、袁绍那幺好的人才,他却没有听进他们的意见;尽管他有那幺高的地位,却丝毫没有学会任何宫廷政治的精要,以致最后被宦官们用非常粗糙的手法杀掉。
  抓住机会或许可以得到暂时的权力,然而想要更长期、扎实地拥有统治权,却需要更细致的思维与经营。

  14、陈留王

  做皇帝不但不爽、不快乐,还会很倒霉!很多人都会深切关心九岁陈留王的安危。像陈留王这样镇定、会演讲、仪表出众、见过大场面的小朋友,如果生在今日,一定是最受家长老师喜爱、同学崇拜的小孩。可惜陈留王生长在帝王之家,他这样优质的条件为他带来的后果竟是受到董卓的青睐,而青睐的结果却是他变成一个称职的傀儡,以及痛苦的一生的开始。
  这些躲在故事后面的气氛以及反思,正是历史最深沉,最迷人的地方……

  15、李儒

  有一个很聪明,但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的人就是董卓的女婿李儒。事实上,李儒是一个非常阴沉的角色。
  最早,他建议董卓的大军驻守在京城外,等待时机;之后当董卓碰上丁原阻挠换皇帝的计画时,李儒一眼就看出了丁原真正的实力来自吕布,进而策画了种种谋略来除去吕布这个威胁。后来他更提出了迁都长安的建议,使得十八路诸侯各自算计,四分五裂。能看见表象的事物底下的关键点正是李儒最厉害的地方。有了李儒,董卓才能不断地称霸。可惜董卓后来为了貂蝉,不再接受李儒这个智囊的意见。董卓放弃了他自身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时,也就是他一步步逼向灭亡的开始。

  16、白门楼

  在这个阶段最大的胜利者──曹操。基本上,曹操一生的行事风格、作战谋略是有阶段性的。从他迎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正好是一个很明显的分野。
  迎奉汉献帝之前的曹操,以骑兵部队快速移动的作战取胜。这时候的曹操,倚赖着部队的移动进攻速度快、像是牧羊犬赶羊群的方式,以少胜多,以轻驭重,将黄巾贼的乱兵残党围到山谷里,等到他们弹尽粮绝之际,再逼他们投降,接收了这支为数不少的部队,成为他的作战核心。
  这样的打仗方式,以一种爱拚才会赢的精神意志,很像是早期台湾的中小企业经营方式,苦拚实干,就算遇到了挫折,只要打不死,根本顾不得伤口,立刻急着爬起来寻找下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早期的曹操和吕布的战役,一场失败才来,曹操立刻就发动了另一场战争。曹操凭着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击败了吕布这个悍将。
  
  从“慎谋能断”的观点来看,这个时期的曹操,是属于能断而不太有谋略的。曹操是个精力充沛的人,他可以连败连战,调整策略,立刻再投入战场。他不愿意浪费太多的时间去评估究竟这场仗该不该打?胜算有多少?他是个learning by doing的人,“快而能断”的处理模式容忍了失败的可能性,曹操利用这些失败来修正他的战略。正因为这样,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挟着汉献帝西去长安,他出兵追杀,反而在荥阳遭到反扑。他出兵攻打徐州时,也落得兖州后方叛变,整个局势被吕布搞得乱七八糟。

  这时候的曹操,像是个超级业务员,虽然一直做了不少的业绩,可是因为只顾往前冲,难免常常收到呆账,公司面临周转危机;不但如此,做了那幺久,也一直无法创造出应有的品牌和形象来。汉献帝的求援,使他有了一次翻身的机会,曹操是看准这是一次契机,决心把自己的集团,经营成一个有规模、有品牌的集团,所以在别人都在一旁观望,不敢下来蹚这混水时,他勇敢地迎奉了汉献帝这个超级大麻烦,同时也是超级大招牌。

  这个决定,彻底地改变了曹操的命运。所谓的格局决定了结局。曹操拥有了汉室正统之后,开始修正自己的策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了这时候的曹操慢慢找到自己的优势及利基点,他的行事风格,渐渐地,也显露出了谋略重于于决断的趋势。这个时期的曹操,处世的态度更加沉稳、风格更加诡谲,从曹操对徐州的作法,就知道他充分发挥了权力三角学中,三角形的两边和恒大于第三边的精神。徐州的第一个三角关系是曹操和在徐州城中的吕布和刘备这个一强两弱的小三角关系。第二个三角是代表兖州(曹操)、扬州(袁术)以及徐州(刘备、吕布)这两强一弱的大三角关系。曹操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放弃了以前穷追猛打的精神,送了官位给刘备,想请刘备去杀吕布,好挑拨这两个人的感情。在这个谋略被刘备识破之后,曹操认知到刘备是真正可怕的对手,于是继续又利用汉献帝的权威挑拨刘备去和另一个三角形中的强权袁术对打。这些作法,在在都让我们感觉到,曹操已经不再是那个有理想、有抱负,很容易冲动的年轻人。他是在这场中原的十年大混战中少数没有犯过错误的谋略高手。

  吕布在徐州权力学中的小三角关系里,以拥有的筹码而言,抢了徐州城之后的吕布,兼有陈宫这个谋士,他原本会是最有机会冒出头的英雄。可惜吕布太缺乏原则,也缺乏长远的眼光,生命没有任何真正的愿景。他一生的都被欲望与自大的脾气所左右,以致于他在权力的三角学上左右摇摆,一会儿投靠刘备、一会儿又是袁术、一会儿又是曹操。他一生的的脑筋与精力都花在像辕门射戟这种小聪明上。吕布的一生都在做短线操作,他只想快速地抢到地盘、得到财富,这些欲望,使他失去了判断谁是主要敌人、谁是次要敌人的能力,错误连连。这使得吕布最后变成一个不可信任的对象,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只好在徐州权力三角习题的竞争上,在别人的合纵连横之下落单,渐渐居了下风。

  17、刘备在徐州

  徐州的小三角关系中的另一个角色刘备。他在徐州的状况简直可以说是死里逢生。他柔弱的身段与超高的EQ,绝对可以成为弱势小国,或是处在强权环伺中的所有弱势族群、个体最好的学习模板。
  照说,刘备出生为一介平民,没有背景、没有所谓的“招牌”,也没有功绩。在这场优胜劣败的淘汰赛中,如果有人必须先出局的话,很可能刘备就是首当其冲。因此,对刘备而言,生存就是最重要的法则。可是,如何才能求得生存呢?刘备很清楚他光靠关羽与张飞的武力绝对不可能赢得一切,因此,如果他要生存下来,在这个阶段,他必须在形象与品牌上创造出一种合乎历史主流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什幺呢?

  这种历史的渴望在所有的乱世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安定与秩序。因此在另一个安定的大力量还没有出现之前,刘备选择了汉献帝这个旧的正统,这个旧的正统不断地在提醒人民一个太平、安定的时代。在秩序上,刘备选择了仁义道德。礼贤下士,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的领导者必备的条件。
  刘备的这些选择,在当时看起来虽然少了一些魅力,可是在一个动乱、没有真理、法治、道德的时代,这样复古的号召,对人民与历史其实是充满了吸引力的。为了这些形象与品牌,刘备受到的考验其实是很艰苛的。
  像是为了尊祟汉献帝,刘备不得不受到曹操的控制,硬着头皮去和袁术打仗;也是为了他仁义道德的选择和形象,使得他不断地推掉陶谦徐州州长的位置;也是因为这个仁义道德,即使被吕布再三欺负,还得和吕布称兄道弟,和吕布继续周旋。

  刘备绝对是个政治动物,他不太有自己的人生,他的一切都以这个政治集团为优先考量。像当张飞丢掉了徐州时,刘备为了巩固军心士气以及兄弟之情,立刻说出“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这种双妻放两边,仁义摆中间,除了老婆以外,任谁听了都窝心的话。不像吕布爱女人这种罗曼蒂克,敢嫁给刘备的女人,最好先要有这种心理准备。
  刘备当然是个不及格的情人,可是从政治的生存能力来看,他是优秀的。他是兄弟们心中的好大哥、是人民心中的好领导者,他这些形象以及一致性坚持,使得很多人都乐于和他合作。也因为他有这种可以合作、可以利用的竞争优势,刘备终于在这场艰困的生存战争中,安然度过危机,成为曹操心目中可敬的对手,存活了下来。

  18、袁术

  袁术出身于政治世家,所以在权力学的运作上,他一直有自己的眼光和一定的水准。他知道谁是次要敌人、谁是主要敌人,也知道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原理。这从吕布拿了钱爽约、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不起袁术,他还是耐着性子不生气,愿意低声下气地联合吕布对抗曹操,就知道袁术的现实感与权力学的专业水准,其实是很强的。
  可惜的是,袁术并不是一个EQ很高的人。让袁术真正和吕布翻脸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儿子和吕布女儿的婚事吕布悔婚了。这件事,使得名门望族的袁术拉不下脸来,再对吕布露出笑容。也因为这个情绪,袁术踏出了错误的第一步──放弃与吕布的联盟。
  
   注意:最可怕的还不是错误,而是对错误作出错误的反应。
  
  袁术觉得吕布之所以不愿和他结为儿女亲家,是因为吕布看不起他只是一个太守,为了突显自己的存在,袁术决定要当皇帝。在权力的三角学中不能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当然是一个缺失。可是自己主动做了一件事,让所有的次要敌人、主要敌人通通被迫联合起来修理自己,这简直是自找死路了。
  《道德经》中曾说:“一曰慈,二曰俭,三不为天下先。”当皇帝不是什幺天诛地灭的事(因为当时联合起来修理他的人或他们的家族,后来都当了皇帝),但是袁术低估了传统的力量。历史固然在转变,可是袁术当皇帝的决定回头看,是稍嫌早了一点(他如果愿意再等个二十几年,那时候,魏国、吴国、蜀国的皇帝都出现,以袁术的资历,想当皇帝,恐怕没有人会觉得奇怪了)。
  先锋者固然可以卡位,但如果真的太过早产,被传统灭顶也就在所难免了。(《侏罗纪公园》的作者,美国畅销作家麦克.克莱顿在被问到写出畅销作品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时,他说:要超越时代,但不能超越得太远。远近分寸的拿捏,是最困难的事。)
  袁术这样的个性与他的家族息息相关。袁绍虽然是他的哥哥,可是却是庶出之子。袁术这个大太太生的儿子向来看不起他。可是命运安排,袁绍被过继给袁术的伯父,反而后来成为袁氏家族对外的代表,爬到他的头上去了。袁术一生的人格上都在这种自尊与自卑的落差上摆荡,因此他一受到刺激,很容易就失去政治专业的训练,做出致命的决定。

可怕的曾国藩

可怕的曾国藩

【摘要】这家伙,从战争中学习站争,吃一堑,长一智,败不馁,胜不骄,愈打愈顽强,一路攻下去。咸丰四年十一月,攻下黄梅县,追近九江府,函告家人:“我现在军中声名极好,所过之处,百姓爆竹焚香跪迎,送钱米猪羊来犒军者络绎不绝。”果果此人热得发昏,太平天国就有希望。可惜他不发烧,仍然“寸心兢兢,且愧且慎” ,“唯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两月前奉旨署湖北巡抚,赏戴花翎,而 “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保此以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
回忆高小初中,国文教师选讲《曾文正公家书》,催人磕睡,记不起讲些啥。
校长每周训话,又抬出曾国藩大圣人做榜样,烦死人了。四十年代来成都读高中,
《曾文正公家书》有廉价本,青年路书摊上摆著呢。本想翻翻,听同学说蒋介石爱
读此书,便决心不看了。五十年代做了编辑,又听同志们说此书“反动透顶”,想
看看到底如何反动,图书馆里又没有了。跃入六十年代,读了罗尔纲研究太平天国
革命运动的一篇文章,才晓得曾国藩加冠了,是“现行反革命分子”,觉得这顶帽
子有趣。现今混到六十快退休了,突然瞥见湖南大学出版社精印的《曾国藩家书》,
非常吃惊,买一本来瞧瞧。

瞧瞧之後,更加吃惊。好厉害哟,曾国藩之为人!

这家伙,上承三省吾身的祖训,下开自我批评的先河,时刻不忘修身养德,狠
抓自己活思想,狠斗私字一闪念,堪作样板。道光二十二年,他三十一岁,从十月
初一那天起,灵魂深处爆发反革命,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名之曰《过隙集》,
天天在上面写。写些啥?“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於册,以便触目克治。”“凡日
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天天写《过隙集》不是为了
发表,而是为了“念念欲改过自新”。《过隙集》必须字字写正楷,不但写,而且
做。十月初九日,也就是《过隙集》刚写到第九天,便猛省从前与小珊结仇怨,错
在自己当初“一朝之忿,不近人情”,是夜即到小珊住处“登门谢罪”。长谈之後,
过了四天又请吃饭。效果吗,“从此欢笑如初,前隙尽释矣。”想那《过隙集》中
一定写了不少丑念丑事,此亦足见他的自我批评敢於刺刀见红。太可怕了,这老反
革命,不,壮反革命!

这家伙,可以说是无限热爱本阶级的最高领袖道光皇上。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
十日,欣逢皇太后七十寿辰,他以新任翰林院侍讲学土的身份,同满朝文武跪在一
起,抬头有幸目睹龙颜(其实看见的是给太后跪拜时高耸的龙臀),立刻想到皇上春
秋已高,种起子肤仍然强壮,六十一岁那年种出了八阿可,今年六十四岁又种出九
阿哥,可见“圣躬老而弥康”。又目睹“七阿哥仅八岁,亦骑马雍容,真龙种气象”。
这些都是特大喜讯,宜函告家人,以分享幸福。如此忠爱老龙,如此慕爱小龙,难
道还不可怕?

这家伙,进土出身,先任礼部侍郎管文教,後任刑部侍郎管司法,从不掌兵。
威丰三年,太平革命军解放南京城,关他屁事。部长级京堂官不当了,这时侯倒跑
回湖南去办团练,募湘军,还说“系为大局起见”。从此做定了革命死对头,可怕,
可怕!

这家伙,从战争中学习站争,吃一堑,长一智,败不馁,胜不骄,愈打愈顽强,
一路攻下去。咸丰四年十一月,攻下黄梅县,追近九江府,函告家人:“我现在军
中声名极好,所过之处,百姓爆竹焚香跪迎,送钱米猪羊来犒军者络绎不绝。”果
果此人热得发昏,太平天国就有希望。可惜他不发烧,仍然“寸心兢兢,且愧且慎”
,“唯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两月前奉旨署湖北巡抚,赏戴花翎,而
“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保此以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第二
年打败仗,回头整顿水师,以郡阳湖为根据地,“日日操练,夜夜防守”,“不敢
片刻疏懈”。不时巡弋长江,隔断武汉南京两处的太平军,使之首尾不得相应。第
三年,亦即闲丰六年,战局扭转,到处反攻。两个弟弟也上战场带兵打仗,凶猛异
常。湘军名震东南,他却函训三子:“凡人多望子孙方大官,余不愿(尔等)为大官,
但愿(尔等)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
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
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这家伙,身许社稷,魂绕家园,信函一封接一封地寄回湖南湖乡曾宅,给家人
撞警钟。自身既为皇上侍讲学士,能通天了,深恐老父在家乡卖人情,诫以“莫管
闲事”,嘱其谢绝一切请托。听说“父亲大人近来常到省城县城”替人说情,又赶
快提醒他:“此是干预公事!”朝廷将要委派新学官去长沙,又预先说明白:“父
亲万不可去拜他!”以上都是道光年间事了。咸丰四年四月,屡次挨打後,“幸湘
潭大胜”,又函告家人:“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
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日莳禾等事亦
时时学之。”两天以後,又嘱家中四位老弟勿来长沙军营找他,“但在家中教圳後
辈,半耕半读,未明而起,同习劳苦,不习骄佚。”同年九月,收复武汉有功、奉
旨署湖北巡抚,赏戴花翎,又恐家人头脑发烧,赶快提醒四位老弟:“诸弟在家,
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於骄,流於佚。二字皆败
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後辈近於此二字,至要至要。”咸丰八年,在
江西建昌行营时,又函促家中子侄读书,种菜,养鱼,喂猪。规定“後辈诸儿项走
路,不可坐轿骑马”,“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菜”。咸丰十年,奉旨署两江总
督,後兼钦差大臣,功名到顶峰了,还在发愁:“余家後辈子弟,全末见过艰苦模
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人於膏盲而不自觉,吾深以
为虑。”像他这样不近人情,坚头吝脑,吾蜀人所谓的老牛筋,可怕已极!

这家伙,不但严束家人,频撞警钟,而且狠抓九弟的活思想,及时做细致的思
想工作。九弟曾国荃咸丰六年率湘军三千人江西援吉安,由此登上战争舞台,同三
年前的胞兄一样,做定了革命死对头。咸丰八年二月,国荃弟前线来信,诋上级长
官为“傀儡膻惺之辈”,不乐意听彼辈的指挥。国藩兄覆函批评,说此语“已露出
不耐烦之端倪”,担忧“将来恐不免于龃龉”,提醒他勿忘了去年所赠箴言。两月
後又去涵,说顷接别人来信“言弟名远震京师”。下一句就敲戒尺了:“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弟须慎之又慎!”同治元年二月,知悉国荃弟与同事关系紧张,又批评
他只看见对方脸色凌厉,看不见自己的脸色同样凌厉。又举出他的来信“常多讥讽
之词,不平之语”,并指出他的随员和仆从在外面“颇有气焰”,而他本人做何面
目不言自喻。三月後又去函,责备他不太廉,指往年刮钱买田地一事,警告说:“
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
谦退之意,则断不能持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不到一个月又去
函,专谈听取批评,哪怕批评的不是事实,态度也得“抑然”,不得“悍然”,并
提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八个宇。天哪,这八个字原来竟是这家伙的语录!想
起怪不自在!

这家夥,“抑然”了一辈子,毫无进取意识,常诵的格言是“盛时常作衰时想,
上场当念下场时”,常求的境界是“花末全开月未圆”。同治二年四月,知悉九弟
升官,署了浙江巡抚,花似乎全开了,他怕,随即奏片请将自身两江总督兼钦差大
臣两顶帽子分出一顶给别人戴,“将来遇有机缘,即便抽身引退”。同治三年七月,
打下南京城,灭了太平军,两项帽子之上又封侯爵,他倒“弥增谦涑”起来。两年
後,他五十五岁,上疏请求解除本兼各职,注销爵位,仅以退休人员身份“留营维
系军心”。同时函训长子曾纪泽(此人後来成了能干的外交大臣):“读书乃寒士本
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次年函达太太欧阳氏:“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
长久之计。”得失荣辱看淡了,打起仗来心不纷,特别可怕!

这家伙,体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学以办实事,玩《庄子》以寄闲情,
由封建文化培养见识,从传统道馆汲取力量。也许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吧?三十七岁
跳升内阁学士,该享受绿呢轿了,仍坐蓝呢轿。补礼部侍郎缺,仍坐蓝不换,其慎
可知。军务虽忙,“凡奏折、书信、批禀,均须亲手为之”、“每日仍看书数十页”,
其勤可知。两江总督卸任,工资尚结余二万两银,其俭可知。遗嘱不许出版文集,
其谦可知。不但蒋介石标榜过他,据《曾国藩家书·重印序言》说,青年毛泽东一
九一七年也说过“吾於近人,独服曾文正”。啊,这就更不得了啦!

海尔物流管理觉醒后

海尔物流管理觉醒后,


【摘要】2000年3月31日,海尔正式启用了座落在海尔开发区工业园的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该中心高22米,拥有18056个标准托盘位,其中原材料9768个,成品8288个,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两个自动化物流系统。它由国家863计划项目海尔机器人的有限公司整合国内外资源建设而成……
海尔物流
2000年3月31日,海尔正式启用了座落在海尔开发区工业园的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该中心高22米,拥有18056个标准托盘位,其中原材料9768个,成品8288个,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两个自动化物流系统。它由国家863计划项目海尔机器人的有限公司整合国内外资源建设而成,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导引技术开发的激光导引无人运输车系统、巷道堆垛机、机器人、穿梭机等,全部实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海尔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他们根据“斜坡球体理论”,创造了“日清日高管理模式”,在产品质量上,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全新质量观念,在售后服务上,牢固树立“用户永远是对的”、“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等现代营销服务观念。还根据经济全球化趋势,进行战略创新,提出“国门之内无名牌”,坚持“出口创牌”,打产品的“国际美誉度”,把名牌优势放大到全球,加速创建“国际名牌”等等。而最让我们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则是海尔独创的物流“一流三网”管理模式,即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建立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强有力支持,最终实现“三个零”目标,即零库存、零距离、零资本运营。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有关学术理论近来也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惟有海尔再一次以惊人的速度魄力完成自身物流腾飞,海尔由此被称为“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
非典事件,凸现医药行业供应链软肋
非典事件,医护用品和部分被认为有一定效果的药品纷纷脱销,医药行业被认为收益最大。但实际上,部分关键原料不能及时采购,或周期过长,致使销售受到损失,个中滋味只有医药企业最清楚。成功总是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非典事件,对医药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检阅, 企业对市场信息获取能力、辨别和反应的灵敏度、以及应变及平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供应链对信息的反应迟钝导致的整体效率降低被认为是此次事件的软肋。主要表现在:一、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被供货商割裂开。位于产销链下端的零售商并不了解上游的生产企业真正库存和生产能力,他们会突然增加定单——甚至提出“有多少要多少”,处于上游的供应商则见机加价。二、医药连锁企业的商品周转速度较超市、大卖场低很多,这也促使连锁药店本身必须拥有一部分库存。此外,医药连锁企业的供应链被分为三块,即生产厂商通过商业批发公司之后才流入零售商网络。一般而言,作为中转站的商业批发公司其周转一般在10天左右,这样,医药零售网点的销售信息先在终端库存中消化一天,而后在中转站再停留一天,直到第三天才能反馈给生产厂商。 三、分销系统层次过多,有多家供应商,信息反馈系统不统一
SARS过后,医药企业应该重新审视供应链。
一) 供应链——风险共同体。
供应链(supply chain)定义为相互间通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服务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组成的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它是确保顾客满意的一个主要环节,即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链上各成员为利益共同体,在一定时间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战略联盟。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与一般的协议关系不同。供应链伙伴关系不是单纯依靠法律上保障权利义务关系和要约承诺,而是在不降低质量、不降低顾客价值的前提下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总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关系的一贯性、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顾客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而形成的,其根本目标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伙伴关系与传统供应商关系也不相同。实行供应链伙伴关系就意味着由供应商与制造商甚至销售商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市场机会共享和风险共担。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只是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因素。

二) 客户快速反应
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即“快速客户反应”,它是在商业、物流管理系统中,经销商和供应商为降低甚至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而利用信息传输系统或互联网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战略。
实施“快速客户反应”这一战略思想,需要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和EDI集成起来,在供应链(由生产线直至付款柜台)之间建立一个无纸的信息传输系统,以确保产品能不间断地由供应商流向最终客户,同时,信息流能够在开放的供应链中循环流动。既满足客户对产品和信息的需求,即给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适时准确的信息,又满足生产者和经销者对消费者消费倾向等市场信息的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将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紧密地联系起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造福社会。 目前,ECR应用最多的是零售业。沃尔玛依靠ECR获得了更多利益。
 
市场风云变化而且需求越来越来向多品种、少数量发展。快速、敏捷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能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供应商、代理商、零售商,不再是孤军作战,而是成为一条互动的链。在美国、日本在大搞物流尝尽甜头后,曾经创造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管理典范的海尔再一次成为物流觉醒第一人。医药行业增强自身竞争力,不但在品牌、渠道、终端上下功夫,也需要通过强大的物流不断提高竞争力。



思想碎片整理:博客创新思想的源泉

思想碎片整理:博客创新思想的源泉

建立在我国互联网坚实基础上,有自己独特思想体系的博客是不会消亡!我们在运用电脑应付日常工作过程中,为提高电脑的工作效率,自然会定期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同样一个有自己独特思想体系的博客,必然要定期对自己的思想碎片进行整理,加快思考速度,进一步提升思想的思维能力,生产加工自己独特的思想。
定期进行思想碎片进行整理,是一个博客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基本程序,也是一个成熟博客的基本功。面对当前新知识、新思想不断出现的环境、面对茫茫的知识海洋,只有定期对自己的思想碎片进行整理,才能提升个人的思想生产加工能力,才能拥有自己与人不同的思想体系。

Monday, May 24, 2004

当美女的裙子开了以后

当美女的裙子开了以后




日本东京。

 在人流不息的银座广场,一日本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日本单身女人的超短裙。 日本男人还没有开口,那日本单身女人一个90度的大鞠躬:“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都怪裙子的质量不好……”说完,取出一个别针别好,又匆匆走掉。

美国纽约。
在人来人往的时代广场,一美国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美国单身女人的超短裙。 美国男人还没开口,那美国单身女人立刻从身上摸出一张名片来:“这是我律师的电话,他会找你详细谈关于你性骚扰我的事情,你可以做好准备,我们法庭上见……”说完,记下美国男子的姓名电话,扬头走掉。

  

法国巴黎。

在闻名于世的凯旋门广场上,一法国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法国单身女人的超短裙。法国男人还没开口,那法国单身女人咯咯一笑,然后细手搭肩的说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送我一枝玫瑰来向我道歉吧……”说完。法国男人从花店买了一枝玫瑰,还请她去酒吧喝上一杯,然后两人一起去一家小旅馆再研究一下超短裙以内的事情了……

  

英国伦敦。
在泰晤士河边的教堂广场上,一英国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英国单身女人的超短裙。英国男人还没开口,那英国单身女人忙用手里的报纸遮住裙子开了的部分,红着脸说:“先生,可以先送我回家吗?我家就在前面不远……”说完。英国男人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叫了一辆Tixe,安全的把她送到家,又换了一件裙子。

  

中国重庆。
在人头簇动的解放碑前,一重庆男子不小心刮开了一重庆单身女人的超短裙。重庆男人还没开口,那重庆单身女人扬手一记响亮的耳光,还抓住重庆男人的脖领子不放:“你个宝器!敢吃老**豆腐,跟我去见110去……”



睡醒后的三个问题

睡醒后的三个问题
   布什:
  1、纽约的帝国大厦还在吗?
  2、拉灯和他的老婆抓到了没有?
  3、第一夫人有没有问我昨晚去哪了?
  
  克林顿:
  1、来文斯基的那条裙子拿回来了没有?
  2、希拉力有没有提离婚的事?
  3、有没有人找我去演讲??
  
  布莱尔:
  1、我儿子的DNA检测报告出来了没有?
  2、小布什打电话说今天炸哪?
  3、我中了疯牛病的事没透露出去吧?
  
  小泉:
  1、美国爸爸有什么指示没有?
  2、李登辉这个干儿子有好消息吗?
  3、地表又下降了多少?
  
  
  某日某国,某渡轮缓缓离开码头船上的乘客来自多个国家。船至河中船长发现由于超载船就要倾覆了,既回不去又到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甩掉几个乘客。
  船长先找到一个日本人,告诉他船要沉了,唯一可以逃生的办法就是游过去,赖在船上就是死路一条。怕死的日本人逃生技术高超,立刻跳入水中。
  船长又找到一个德国人,告述他这是服从纪律的需要。德国人也跳下去了。
  船长又告诉法国人,你别怕,你跳水的姿势一定非常漂亮。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法国人也跳下去了。
  轮到苏联人,船长告诉他这是革命的需要。苏联人二话没说跳了下去。
  船长又找到一个美国人,美国人不干。船长说:“放心!你的船票中我们已经给你投了100万美元的保险。”美国人也跳了下去。
  最后,轮到台湾人,船长一踢他的屁股,喊到:“你给我跳下去?”台湾人问:“为什么?凭什么?”船长呵斥:“美国人都跳下去了你还等什么!”台湾人立刻跳入水中。

将CEO进行到底

将CEO进行到底


    一名因目睹了种种死亡,而发誓要用一身所学捍卫生命尊严的医生;一位被老板赞不绝口,并为其敬业精神深深感动的职业经理人;一个被同僚和下属称为“一身正气”,永远“对自己比别人严厉”的企业领军者;

  他,范源,龙润集团(中国)区总裁,用近40年的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士为知己者死,士更要为知己者创造价值……

  2004年2月,记者在香港遇到著名企业家、盘龙云海董事长焦家良先生。作为国内排毒市场的开创者,焦家良不但创下了排毒养颜胶囊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奇迹,而且在香港主板拥有一家上市公司,个人资产高达数亿元。在同记者的交谈中,焦先生对旗下企业龙润集团(中国)区总裁范源赞不绝口,称他为自己所见过的“中国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记者采访过国内很多著名企业家,也同他们讨论过职业经理人的话题,但像焦家良这样对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如此信任的还是第一次。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于是,回到大陆后,记者迅速通过焦先生,和范源取得了联系。

  “我只不过是用心干事罢了,董事长对我这样评价,是对我的鼓励。”电话那头范源的声音充满诚恳而又不失威严。长期和企业打交道的经验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人物。

  2004年3月9日,天气晴好,记者一行两人直飞昆明……

  范源(一)

  皮肤黝黑,个头不高,尽管已经到了发福的年龄,范源依然一副标准的身板。范源不抽烟,几乎也不喝酒,脸上始终充满真诚而恰倒好处的威严。范的口才很好,讲起话来一阵朗朗之音。但他的话题从不分散,关于他,关于企业,关于董事长焦家良,总是寥寥数语而又直逼主题。

  你们看我现在云南话说得地道,但严格说起来,我并不是云南的“土著”。

  1966年,我出生在陕西咸阳,后来跟着父母在西安度过童年。我的父母都是三线干部,国家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们一家人就到了云南。后来就在昆明念小学、初中,直到考上大学。我人生中所有的重要阶段都是在云南度过的,在我的心目中,这个彩云之南的省份早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87年我从昆明医学院毕业后,被分到省卫生厅。本来,我是有机会留在母校的,当时学校组织了一次试讲,我的成绩是最好的。但我一直希望能在医疗一线为病人服务,就选择了到卫生厅。当时我参加了厅里组织的一个扶贫医疗队,到云南的一个边远的县去支援。

  这是云南西南部的一个县,交通不发达,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很差,全县只有一家电影院、一家舞厅,算是全部的娱乐设施。我们被安排在县医院上班,医院外面是一片玉米地,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各种红的黄的玉米穗子在风中轻轻晃动。但那会儿我们可没有心思去享受美丽乡村景致,大家感受到的只有一个劲儿的荒凉和难以言喻的寂寞。

  为了消除大家的孤独感,作为队长和医疗队中唯一的男性,我把当学生干部的本领全拿了出来(顺便提一句,由于路途遥远,从县里寄一封信到省城需要整整9天时间,队里的几位女孩子的男朋友都和她们分手了)。我带着大家恢复了医院十几年没有开展的团组织生活,利用周末搞起了文艺晚会,后来又把范围扩大到其他兄弟医院和卫生局。现在想想,正是当初这些和商业毫不相干的活动,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让我能够迅速地适应新的环境。

  2年后我们离开县城回昆明的时候,我们已经和大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记得走的那天,天空下着大雨,医院里的人都撑着伞来送我们。坐在一辆老式的吉普车里,我们拼命地和大家挥手,几位女孩子哭得跟泪人似的。看着雨幕里一朵朵伞花,我的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感动,心想这辈子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纯粹的人,全心全意用自己的知识为老百姓消除病痛。

  回到昆明后,我被分配进了省第一人民医院,做内分泌科的医生。其实在县医院的时候,我是外科医生,为很多病人做过手术。是当时发生的一件事影响了我的选择。有一个13岁的农村小女孩,得了糖尿病,同时又患了阑尾炎,手术后一直未能痊愈,后来引发了化脓性腹膜炎,死在了病床上。看着小女孩的瞳孔慢慢地扩散,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消失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那一刻,我便下决心要当一名内科医生。

  一个人如果能在他事业的起步阶段能够遇到一个好的指路人,那绝对是一辈子的福分。我至今深深感谢我的导师,时任云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的罗尧生教授,他精湛的医术和严谨、正派的作风让我终生受益无穷。在省院的这几年,在罗院长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996年被破格评为副高职称,1998年又被评为云南省学术带头人。说真的,当时我真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在事业上大干一场。

  范源(二)

  我的父亲是一位纪检干部,为人非常正派,在他的教育下,我从小便养成了正确的是非观。然而,中国有一句话古叫“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又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很多事情让你避无可避。

  在我们国家,处方费普遍偏低,以药养医是医院公开的秘密。我在内分泌科当医生,很多厂家的医药代表找到我,让我为病人推荐他们的药品,而每开一盒份药,就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开单费。对这些人,我从来是“热接待,淡处理”,绝不为了钱而给病人多开一分钱的药。

  一来我这个人,对钱一向看得淡,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就行。二来在医疗扶贫队的那两年,我亲眼目睹了病人因没有钱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最后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事情。我的良心和道德感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老百姓并不富裕,一定要为病人多考虑。

  然而,我的这种“不合作”,在给患者减轻负担的同时,也让自己在无形中成了潜规则的破坏者,于是便有人在背后搞一些小动作。对这些,我并不十分在意,因为我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但这件事刺激我去想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生产一些疗效确切而又价格合理的药品呢?

  2000年的时候,我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期间我接到一位多年好友妻子的电话,得知我的朋友因病去世了。那一瞬间,我被深深地刺伤了。朋友的音容笑貌仍鲜活如同昨日,但从此却只能天各一方、再无相见之日。

  这件事让我再次意识到一个问题:对患者来说,良药比良医更加不可缺少。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大多数疾病的诊断并不困难,难的是没有大量价格便宜、疗效确切的药物。我渐渐有了转向药品研发的想法。

  其实,当时以我的条件,有很多药品研究机构可以去。但要让好的药品尽可能多的为患者服务,必须找一个既有科研项目、又有良好的市场通路的单位。

  这样的去处只有一个:企业。

  范源与焦家良

  我和小范是在公司的一个新药研讨会上认识的。

  当时我们的排毒养颜胶囊在市场卖得特火,盘龙云海迅速成为医药保健领域内的一块金字招牌。为了实现公司的品牌延伸,形成良性的产品群,我们又推出了几个治疗性的新药。当时我们请了省内一批医药学方面的专家,来为我们的新产品提一些专业性的意见。

  当时我在会上做一个简单地发言,谈了一下我们研发新药、营销新药的思路。其实这也是一个即兴发言,把盘龙云海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想做了一点简单的阐释。但这却给小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听他说,他是受到这个讲话的鼓舞,才下决心放弃在医院优越的条件,加盟盘龙云海的。

  像小范这样的人才,我们是求之不得,于是我安排他在研发部门工作。当时我并没有给他特别的职务。这也是我一贯的用人原则,只要是人才,我就会给你舞台,但你必须从基层做起,必须用你自身的能力去打开向上的阶梯。

  在研发部门呆了几个月,小范就到市场部门去了,依然没有什么职务。当时我还真有点担心,怕他不能适应。毕竟来公司以前,小范已经在省里小有名气,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受人尊敬,现在要他去和药店里的售货员打交道,那种心理落差可想而知。然而小范没有让我失望,他不但迅速适应了新的角色,而且很快脱颖而出,显示了科研之外的另一种卓越才能——触摸市场。

  一个好的企业领导,必须对他的下属有充分的了解,必须学会发现、识别和使用人才。所以对小范,从一开始我就有些“特别关注”的意思,也就让他经受了更多的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和考察,到2001年我组建龙润集团中国区总部的时候,我心里已经对小范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我让他出任集团的副总裁,主抓基建工作。这样的安排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当然小范就更想不到了。那时他已经是盘龙云海公司的一个产品经理,刚刚对市场开始熟悉,马上又调到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其实我这样做,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公司的基建工作需要一个特别认真的人,这一点上我对小范有着充分的信任;此外,我也希望他能够更全面地锻炼自己,将来可以为我分担更重要的工作。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有两件事能够说明问题。

  小范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公司节约成本,避免施工中的猫腻,于是采取了工程招标制度。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建材供应商千方百计想去走小范的门路。一次,一位北方的建材商多次找小范被拒绝后,趁小范下班偷偷跟着他的车到了他的家。小范刚一进门,这位建材商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说范总我已经到了你家门口,你总不能让我在外面呆着吧?我就是和你聊聊,绝不给你送任何东西。小范一听,当时就火了,说你今天要是跨进我的家门一步,我马上通知市场部取消你的竞标资格。建材商没办法,就只好离开了。

  另一次是他为了工程上的一点误差开除了一位工程师。那是小范在检查GMP生产车间的时候,发现一堵非承重墙的墙体似乎有些倾斜,于是当即找来负责质量监督的工程师。一测量,墙体果然倾斜了2毫米。面对小范的责问,这位工程师辩解说倾斜度在允许的范围内,不会有什么关系。小范严肃告诉他,龙润生产基地要的是全面的优质,而绝不仅仅是合格。后来小范就把他辞掉了。

  后来小范出任龙润集团中国区总裁,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龙润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的第一个拳头产品是补肾方面的新药生力胶囊,对这个我寄予了厚望的产品,小范用两年时间就从无到有做到了8000万元人民币,而他自己的身体却差点搭了进去。让我非常感动。我现在常常想,要是中国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能象小范这样敬业,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反目成仇的事发生了。

  范源与生力胶囊

  来接记者的小车在昆明的大街小巷穿行,范源不时为记者介绍一闪而过的建筑,对这片生活了三十年的土地,他已经融入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可以说了如指掌。然后就谈到龙润,谈到他的生力胶囊,范源一直比较严肃的脸上立即绽满了生动而鲜活的激情……那是他的心血,也是他的骄傲。

  老实说,从一名受人尊重的医生到企业员工,我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煎熬。这种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只能用李白的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形容。我是在董事长“捏碎自己,重塑自我”的企业文化的感召下,不断反思和改造,然后慢慢适应的。

  我的经历其实并不复杂,离开医院就进了企业,而且一直没有挪过窝。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我不太喜欢跳来跳去的,要么就根本不动,要么就选择一个好的企业长期干下去。当然,最重要的是,董事长的人格魅力和他给我们所提供的事业平台让我可以义无返顾、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

  生力胶囊是我们根据一个流传了100多年的补肾古方调整而来的。当年太平天国失败以后,一位宫廷御医逃亡到云南。当时云南很多人抽鸦片,身体弄得很差,御医就给他们开了一个方子,结果很有效,这些人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也很少得病了。后来,御医就把这个方子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解放后,他的孙子又把它献给了政府。再后来,董事长得到了这个方子,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改进以后,就有了现在的生力胶囊。

  我是学医出身的,搞研发是我的长项,要我管理和运作一个企业,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使用我这样一个书生气比较浓的人,是需要大智大勇的决断能力的,因为这中间有一个决策成本的问题。所以我至今都非常感谢董事长对我的信任,感谢他给我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和如此广阔的舞台。

  从我个人而言,是遇到了一个好的老板,但我们的产品却碰上了一个不好的时代。为什么这样说?前几年保健品厂家为了追逐暴利,对这个市场进行了过度甚至是掠夺性的开发,结果整个保健品市场迅速萎缩,老百姓对保健品也是十分谨慎。不仅如此,我们的时代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以后,消费开始向汽车、房子倾斜,而对于保健品这样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往往都持币观望。生力胶囊绝对是好药,但它也带有一定的保健品性质,这为我们的市场推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我们分析了整个市场形势,决定兵行险着,从难到易,先从最难啃的华东市场开刀。第一仗我们选择了上海。

  生力胶囊进入上海的时候,市场上已经有几十种补肾产品,竞争非常激烈,但还没有一个领导品牌。众所周知,上海的消费者是全国最理性的,他们绝不会因为你做了多少广告就会掏钱买东西,很多厂家因为不熟悉这点而折戟沉沙。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关键就看你是否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既然消费者非常理性,那么,对生力胶囊这种疗效确切的产品来说,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那些劣质的产品就很难进入他们的法眼。

  那么,怎样才能让消费者知道我们的产品是最优秀的呢?

  一切从沟通开始,因此首先要让消费者知道和了解你的产品。根据生力胶囊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填精”理论。精气学说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源于哲学中元气的概念,是中医认识人体生命的根本所在,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于精气不足或亏虚有密切关系。生力胶囊则从根本上调节人体的脏器机能,填补人体亏损之精,增强人的免疫能力。我们在《文汇报》、《解放日报》、《羊城晚报》等用硬广告软做和软广告硬做相结合的方式,让消费者在一种和谐和不防备的情况下了解了我们的产品。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广告登出去以后,我们的销售部门一天之内收到了几百个咨询电话。

  消费者对你的理论甚至产品感兴趣,并不等于他就会买你的产品。于是,我们除了做好终端药店的工作,加强店员推荐力度外,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以口碑营销作为主要的营销策略。我们找到各个社区的居委会,和他们一起搞联谊会,帮他们办黑板报宣传健康知识,同时提供咨询服务。那段时间,我们的小伙子姑娘们天天和居委会的老爷子、老太太在一起,大家都快成了一家人。我在大学是长期担任学生干部,办黑板报是我的拿手好戏,于是亲自披挂上阵,和大家一起动手。有的时候我甚至有了一种错觉,感觉象是回到了学生时代。

  有了上面的铺垫,生力胶囊在市场上慢慢有了销售。我们不敢怠慢,决定趁热打铁,进一步搞好和消费者的互动。利用和居委会的良好关系,我们搞了一个意见领袖的评选活动,让消费者来当经理,给我们的产品提意见。活动推出后,得到了消费者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交流自己服药后的感受,并热心地为我们出谋划策。这样,生力胶囊就通过消费者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在老百姓中传开了。

  进入上海4个月后,生力胶囊月回款达到100万元。

  上海一战告捷,我们趁势将这个模式向周边的南京、宁波、杭州、苏州等地扩展,一举攻下华东市场,然后再进军全国。2003年,龙润集团中国区生力胶囊的单一品种销量已经是几千万人民币。

  两只苍蝇

  2003年,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一行在云南省副省长的陪同下参观了龙润集团。吴总理对龙润的企业文化和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和公司董事长焦家良的交谈中,时间不知不觉比计划超出了10分钟,当随同人员问是否还要继续参观时,吴总理非常爽快地同意了。

  这个让吴作栋刮目相看的企业,它的管理者就是范源。

  我现在是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上海市场部经理,从集团建立之初就和范总搭档。说实在的,对范总我们是又敬又爱又怕,他的严格和雷厉风行就象一把高悬于头顶的利剑,时时提醒我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记得那是2001年的时候,龙润刚刚成立,公司租了一栋别墅作为办公场所。那时范总还是集团的副总裁,分管基建,我是办公室主任,直接受范总管辖。由于公司处于初创阶段,而焦家良董事长又对龙润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所以我们的压力很大,几乎随时都处在人不离鞍箭不离弦的状态,至于加班到晚上一两点更是家常便饭。

  范总对我们的要求很严,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他说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绝不能容忍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范总总是自己首先做到,从来不搞特殊待遇。比如公司规定实行打卡制度,范总就带头执行,事实上很多时候他都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

  一天晚上,11点多的样子,我正准备上床休息,忽然接到范总的电话,问我公司的卫生工作是怎么干的。听他的语气,挺严厉的,像是出了大问题。我的心里一阵发慌,却又不明就里,而当天上午我还亲自检查了卫生检查,工作应该说做得够细的。不容我多想,范总直截了当地说,今天他去卫生间,发现有两只苍蝇,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是两只苍蝇,看起来有些小题大做,但我对范总从此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为我们食堂也在别墅里,范总是怕卫生工作不到位,会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后来我们工作就更加细致,公司再没有出现一只苍蝇。

  俗话说不严不足以治军,范总在公司是出了名的严,但有的时候,他的心又比针尖还细、比水还柔。

  上海市场成功启动后,范总回到昆明集团总部出任中国区总裁。那时生力胶囊在华东已经卖得不错,但昆明本地市场反而没有开拓。这也是公司的策略,先难后易。后来我们开始启动昆明市场,范总自然又是身先士卒。那段时间,我们天天晚上加班到12点,又是开会,又是布置任务,第二天7点钟又要出发,大家都卯足了劲,要干出一番成绩。其中有一个女同志,为了工作,她几乎完全时间照顾只有几岁的女儿。有一次,范总到外地出差,办完事之后,专程到商店去买了一个布娃娃送给这位员工的女儿。这事大家知道后,都很感动,一个老总能对普通员工这么关心,大家再累都值了。

  对范总这个人,公司员工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服的。不仅是他的能力,更因为他的人品,他对事业的那份执着和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范总搭档,你会觉得很累,但绝对值。

  范源和他的对手

  在我的一生中,有3个人对我影响最大:父亲,导师罗尧生教授和董事长焦家良先生。父亲给了我正直的品格,罗教授教会了我严谨,而董事长焦家良先生则让我学会了执着和博爱。

  ——范源

  说实在的,当我第一次听到龙润公司和生力胶囊时,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补肾产品几十个,谁顾得过来?上海滩并不是谁都可以玩得转的,有多少英雄好汉最后不都落得个泪洒黄浦?最多也就多一个送死的。

  刚开始的两个月,龙润没有什么起色,管道建设也出招平平。这更加坚定了我当初的认识,觉得龙润和生力胶囊不过是黄浦江上一个匆匆的过客。后来听说龙润的一个副总叫范源的来了,据说他曾经是云南一个很有名的医生。那也没什么,我在医药界十几年,医生下海的例子见得多了,大多数还不是书生一个?

  但慢慢地我就不敢小视了。我见过他们在《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媒体的广告,一来就从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切入,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填精的理论,不是高手绝对想不出这招。更让我不安的是,他们的广告形式很活,而且在尽可能地淡化商业味,很明显,幕后策划者不但对上海市场有着充分的认识,而且落子极为稳健,丝毫不急于占领市场。

  和高手过招,稍有不慎,就会留下终生遗憾。那时我们公司的产品已经在上海站住脚跟,但销量到一定数量后再也冲不上去,大家都有点一筹莫展。于是我们向总公司申请追加了150万元的广告投放。让我们看不懂的是,尽管我公司和其他几个补肾品牌加大了广告投放,范源却并没有和我们短兵相接,依然只是不温不火地有一些投入。

  这样相持了几个月,正当我们准备松口气,有一天下面的业务员跑来告诉我说龙润的出货已每个月已经上升到80万元,而且还有继续冲量的趋势。我大吃一惊,后来一做调查才发现,范源根本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广告拼杀上,而是悄悄地避开和我们的正面接触而去开辟第二战场——居委会去了。

  上海的补肾市场,一年也就几个亿的规模,目前市场上的几十个品牌也都是各分一小块,没有谁占绝对优势。范源的出现让整个格局开始发生裂变,一些三线品牌开始大量的积压,而我们这样的一线品牌也受到一定的挤压。于是,一些小的经销商找到我,说大家联起手来对付范源,把生力胶囊赶出上海市场。主要的办法一是发动价格战,二是联合攻击他的填精理论。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这场战争肯定会打起来。为了摸清范源的底细,我装成消费者去龙润在上海的办事处。正好当时范源正在为一位60多岁的消费者做体检,得知老人家没有子女,服用生力胶囊效果不错却又没有钱继续买时,范源从自己口袋里掏出200元钱为他买了两盒产品。

  说真的,在商场上这么多年,各种各样的竞争我见多了,情感也变得麻木。但范源的举动让我非常感动。我相信他不是在做秀,这一点我有绝对的把握,要不,他也太天才了。当天晚上,我又参加了范源组织的一个社区居委会的晚会,看到消费者亲热地叫着“范医生”、“小范”,我彻底打消了联手封杀生力胶囊的念头。

  后来我们调整了营销策略,加强了终端促销力度,销量开始逐步有所上升。

  对于范源,也许他永远不知道有一个竞争对手曾经想对他手起刀落。后来听说他回总部出任总裁去了,而在我的内心深出,始终保留着一份对这个一脸严肃、浑身充满书生气而又心怀仁慈的竞争对手的好感和尊重。

  “信任,需要积极地争取”

  在昆明采访的这两天,记者曾一度十分迷惑:就是这样一个书生气十足、浑身洋溢着创业激情的人,怎么就有那么多人对他爱戴有加?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时代,见惯了商海沉浮、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反目成仇的企业大鳄,凭什么就那么相信范源,几百万上千万的费用让他一人说了就算?

  焦家良在香港和记者谈起范源时,曾经动情地说了一句话:“我现在最希望看到的是,小范不要太卖命,他的健康是龙润最大的福分。”他给记者讲了两个例子。一是有一次范源开车到外地出差,凌晨2点钟的时候,车开到一个三岔路口,范源觉得这里人流量大,是宣传公司产品的好地方,就停下车来,从后备箱里取出公司的POP亲自去贴上。做完这一切,已经是凌晨3点,而范源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再就是范源随身带着两种名片,一个是龙润集团中国区总裁,另一个则是普通业务员。每到一个市场,他总要亲临一线,给对方递上业务员的名片,礼貌地说声:“我是龙润公司的业务员范源,请多多关照。”

  在记者离开昆明的当天,范源还应邀在电台做了一个小时的健康咨询节目。当他耐心地回答完最后一个听众的问题匆匆赶来机场送记者时,记者的脑海里忽然跳出了几个词语:赤子之心,谦谦君子,一身正气……

  这让记者想到了许多问题:当今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素质何在?他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到中国的主流社会?又该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些看似玄而又玄的问题,却又是如此地令人担忧和现实。

  或许,这便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以下是记者和范源就职业经理人和老板关系这个敏感问题的对话。

  记者:从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名医转而投身企业,你对金钱是如何看待的?

  范源:就我当时的收入来说,谈不上特别富有,但也足够让我过上优裕的生活。1991年的时候,我亲眼看着父亲因心肌梗塞而离我而去,那时我就有改医从药的念头,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才放弃了。后来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到焦家良董事长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的发言,深受感动,于是决定加盟。现在我的收入比当医生时又高了许多,钱对我来说就更不是问题了。

  记者:尽管不知道你现在具体收入是多少,但我们可以肯定那不是一个小数目。我想问的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些收入和老板的财富比起来其实只是很少的。你平衡吗?

  范源:为什么不平衡?当年董事长起早贪黑地开饭馆、汗流浃背拉着板车满街推销产品的时候,我们都在享受着悠闲而安逸的生活。没有吃过那么多的苦,凭什么、又有什么资格去嫉妒董事长的财富。再说,董事长广阔的胸怀和卓越的能力也不是谁都可以比得上的。

  记者:在同焦家良先生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他对你的喜欢和信任溢于言表。目前,很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都是矛盾多多,甚至最后反目成仇,相互攻击。在和老板相处的过程中,你是怎么做到让老板信任你的?

  范源:信任不是一句话而已,必须经过很多事情的积累。凡是能把事业做大的企业家,除了能力过人之外,必然也有着超凡的识人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否则,他就不可能做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职业经理人只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心一意为企业做事,而没有私心杂念,老板自然知道怎么使用你。现在我看一些职业经理人职责老板吝啬或是心胸狭隘,其实自己首先应该扪心自问:我对企业尽全力了吗?我值得老板充分信任吗?

  记者:看得出,范总是一个传统而单纯的人,加上你卓越的才能,焦家良董事长对你青睐有加便不足为奇了。中国人有句俗话“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你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立门户,自己当老板?

  范源:一般的人想当老板,无非追求两方面的东西:物质财富和事业成就的快感。目前就我来说,钱已经不是问题,至于第二点,我想我已经能够从现有的工作中获得。龙润的事业刚刚起步,但我相信会有一个非常辉煌的将来。如果龙润能在我的管理下成长为一个百亿元级的企业,那份成就感不比当一个小老板强一百倍?

  记者:如果我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也一定会用你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反过来说,如果我是职业经理人,也愿意跟焦家良先生这样的老板干。你们之间的组合,可谓是一对黄金搭档。有没有什么经验需要向其他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介绍?

  范源: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就像是一场婚姻,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分分合合,说到底还是彼此不协调。要将婚姻进行到底,首先双方要有爱情基础,你欣赏我,我欣赏你,彼此要充分尊重、理解对方,并且在重大问题上能形成共识。我特别想说的是,在这对关系中,职业经理人应该更积极主动地些,而不能天真地以为老板应该用他的信任来换取你的忠诚。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老板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某一个人特别垂青。信任需要时间验证,更需要你去积极争取。

窗里窗外

窗里窗外

我坐在窗里,轻轻卷帘看着窗外的一切,思绪宁静而旷远……

  窗外是热热闹闹的舞台,我听到有一两声小贩吆喝叫卖声,还有汽车呼啸而过的汽鸣声;窗内是安安静静的幕后,只有我一人像一尊雕塑坐在工作室的窗前,音箱响着的是马修连恩的《布列瑟农》,老马这个加拿大家伙忧伤旷远的歌声,总能把人的灵魂过滤得就像给雨水洗涤过一样清澈和明晰,家里没有其它人,爱着我的人和我爱着的人在清晨出去了,那时我还在梦中。望着窗,是它把世界隔成两半,一半属于普罗大众,一半属于我自己。

  窗外是个大世界,在窗外这个大世界中,个人的命运宛若一粒沙,在风雨中飘浮,立足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往往并不能如愿以偿;窗内是个小世界,在这个只属于自己的天地中,窗外的喧嚣与繁杂隐约而退,种种伪装和重负大可纷纷脱落,唯剩一个赤裸裸的真真实实的自己。这时做什么,不做什么,或反思或憧憬,随心所欲,无须掩饰。相比而言我更喜欢窗里这个可以随心所欲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窗里窗外一个矛盾的统一,没有什么好逃遁,也无法遁。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面对,打开窗,让窗里窗外息息想通。

苏格拉底殉道与我们对法律的态度

苏格拉底殉道与我们对法律的态度


苏格拉底是人,是哲人,是圣人,但他绝对不是神。就连他自己都说过:“一无所需最像神!”而他自己却留恋凡尘,心怀天下,欲念太多,即使临死前也不忘对他的学生教导要尊重法律的威严、积极守法的法治理念。这里就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一个在法律隐喻中颇为经典的苏格拉底殉道的故事。



话说在古希腊,有个矮矮胖胖、塌鼻子、秃顶的男人,此人名叫苏格拉底。他“不学无术”,喜欢思考,喜欢批判,而且还经常把那些在当时看来反教义的理论灌输给青年们。教会统治者们实在看不过去了,感觉到他的存在业已构成了对自己集权的威胁,于是抱着一除而后快的心理给苏格拉底定了条“莫须有”的罪名,匆匆地将他送入了大牢。后来,某一个他的学生打通关系想把苏格拉底解救出来,可是真到了苏格拉底面前,却被他一番大道理给断然拒绝了。苏格拉底的话大概是这么说的:



你来救我出去,是因为你觉得这个定我罪的法律是个恶法,不应当也没必要去服从它的规制。但我想说的是,你如何证明这个法律是个恶法呢?总不能由于定了你老师的罪名而成为恶法吧,是善是恶,总是有一套客观的被公认的价值标准来评定的,由不得我们个人去指手画脚。今天,如果我听了你的话,认定它是个恶法随你越狱而去,那么明天就也会有人学我一样认定制他罪的法也是个恶法而越狱,后天也会有人这样……法律的权威如何确立,法律的共信力如何保障?所以,为了将来能有更多的人信仰法律的威严,尊重法律的地位,我不能随你而去,我能做的就是留在这里等待着法律的制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不会跟你出去的,你走吧!



为了凸现苏格拉底的英雄豪迈,我给他的狱中自白进行了一些艺术化的加工,但艺术归艺术,撇开这些华丽的言语,我们真正能感受到的是苏格拉底那超前的法治观念以及这种观念下强烈的守法意识。法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连续的成系统的过程,如果说法治的先决前提是处处有法可依的话,那么进一步讲,在立法过后,留待更多人要做的就是要守法。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守法与立法、执法、司法相比也有着相同的意义。



什么是守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法律?法律又是什么,关键是要知道法是什么,而要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得考察法的起源又是什么?这是一系列的问题,像链条一般,解开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剩下的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现在就从根源说起,让我来说说关于法的起源。



洪荒的年代,对于大自然我们的古人束手无策,幸好他们有意识有思想有智慧,于是他们开始想象,开始创造——看到天,便想到了天神;看到了地,便想到了地母;看到了雷,便想到了雷公;看到了雨,便想到了雨婆。征服不了周围的世界,就学会了征服自我,先有宽慰,后有信仰,这一来一回之间,不仅发展了人类整个文明,而且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在这样的前进中,法的概念也开始浮出了海面。



当然,那时象征了神的意志,代表着人间正道、世间公理的不是我们所说“法”,因为你会看到,在接下来的社会发展中,法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深化。譬如到了17-18世纪,资产阶级法学家认为法起源于人性和人的需要,并断言人类进入国家以前的自然中就有法,即“自然法”,而它是亘古不变的。到了19世纪出现了“民族精神论”,认为法是来自民族的精神或历史传统。不管怎么定义,在我看来法象征一种难以具体言状的公正、公理和正义,它代表着人间最为美好合理的理想秩序,的确,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千百年来它没有根本改变,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



法,象征了公平、公正、合理的理想秩序,它是支撑起整个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的最为根本的本源,而法律则是有国家权威机关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根本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最后用来管理社会调控秩序的社会规范。法律的本质是规范,这种规范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各立法机关对法的理解和反映。法和法律之间的辩证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法通过法律被我们感知,法律是法真实或弯曲的反映,它受到历史背景,经济水平,文化层次,观念思维的不同而不同。



在我国法理学界,对于法和法律一向是作同一解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从《尔雅·释诂》中可以了解到,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字本同义,于是“法律”作为独立合成词也应该是等同于“法”的。在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看来,语境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字同样语法的使用其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譬如“拿来”二字,在手术的过程中,主刀医生对器械护士所讲的是指“要把手术刀钳子递过来”;而在搬运过程中,“拿来”的意思又会是指“把需要搬的东西递过来”。由此可见,把法与法律作同等语义理解,不合逻辑,更不合现实际的语言习惯,因此在我认为,法就是法,法律就是法律。



那什么是守法?简单地说就不做违法事,不碰法律底线,这都应该算是守法。但不违法并不等于在守法,就拿邻里之间打架斗殴来说,虽不违法但也确实没在守法,于是我要给出一个守法的定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活动。



推而广之,守法的构成要素包括守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它的守法范围是广义上的法律,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国、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以及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等。此外,有些非规范性文件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也属于守法的范围;至于守法的内容,也就是一句话,权利人行使的法律权利,义务人履行的法律义务。



我在前面说,守法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人会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吓唬人。其实一点也不是,在学理中对守法的状态按照各自程度分了三个层次:守法的最低状态,守法的中层状态以及守法的高级状态。对第一个层次来说,它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违法,不触碰法律所禁止的底线。这种守法主体对法律的态度是否定或模糊的,往往把法律看成是异己之物,是以消极的心理去守法。出于对法律强制性的畏惧,是一种避罪远罚不得以而为之的人生态度;对第二个层次来说,它的要求是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在这个面上,守法主体既履行法律义务,又行使法律权利,而此时的态度基本是肯定的,但并未完全实现法律的自我内化,守法主体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的主人;对第三个层次来说,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的动机都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在这种状态下,守法主体的姿态是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已基本实现法律的自我内化。



在苏格拉底的语境下,善法要当然地守法,恶法为了捍卫法律的威严也需要守法。前者我们无可置疑,至于后者在“恶法是不是法,需不需要遵守?”的争论下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因此也只有花开两朵,各表一支了。按照实证分析下的实用主义观点,我认为恶法也是法,只不过这种法律形式的表现有违背于法的公正、和谐的本质,我也说过,法律是法虚假或真实的反映,就相当于手枪可以用来自卫也可以用来杀人一般,不管最终指向何处,枪始还是枪,恶法始终还是法。回到守法的主题上,如果我是当年的苏格拉底,我也会如同他一般选择殉道,因为我已经认定了恶法也是法律,也就是说,我的选择形成了一个内在的逻辑推理:因为它是法律;法律有它的权威,需要被信仰;所以我需要遵守。



出于对法律威严的惧怕,我们选择守法——而我的疑问是,除此以外,我们的大多数还会选择怎样的心理去选择(不管积极还是消极)守法呢?不是吃饱了撑的,考虑这个问题它的意义在于能给立法者有更多的立法参考。



我认为守法也是理性人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考虑。信息不对称,信用制度的未完善建立,这种种的现实遗憾制约着经济交往,资金融通,法律的出现在这个意义上是弥补了这个中的残缺,在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层面上给予双方当事人以制约和利益的保障。双方采取积极的态度遵纪守法,那么在以这样前提下的交易自然是公平安全的。如果有一方违反了双方的约定,触及了法律的容忍限度,守法的一方也可以凭借着国家强制力的强大力量站在有理有据的立场上维护着自己的合法利益。同时我也认为守法是出于道德的要求和社会压力。人是社会人,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受着历史传统的影响,被左右在他周围的评价之下。当一个国家的深厚道德传统足以改变人们政治思想、法律观念、纪律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时候,出于心理上的惯性,守法会远远超出法律的义务而跃升为道德义务。博登海默说:“与一个社会道义上的观念或实际要求相抵触的法律很可能会由于消极抵制以及在经常进行监督和约束方面所生困难而丧失效力。”我不否认道德的力量,更不否认道德被用以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但与此同时需要老生常谈的是,为了避免不着边际的泛道德化以及暗地里的人治主义,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道德的地位终究是要被置于法律制度之下。



每一个人都要守法,这一点毫无疑问,从功利的角度讲,法律制度的完善还能为我们每一个人带来最大程度的幸福。马克斯·韦伯说:“法律决不仅仅保障经济利益,而且保障极其多样化的利益——从保护个人安全这一最基本的利益到诸如个人荣誉之类的纯粹理念的福祉。”这也正如罗斯科·庞德认为的,“从功能的视角观察,法律是调和、协调、折中这些彼此交叉和冲突利益的努力,或通过直接而实现的保障,或通过某些个人利益的保障……法律的目的是产生最大多数的利益或在最低程度的牺牲其他利益的情况下,产生在我们的文明中份量最重的利益。”站在一个宏观的立场出发,我们不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法律的作用是在于它能够把整个国家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大化地合理配置,使我们能够在这个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生活世界里诗意地安居。



毫无疑问,作为追求“兑现价值”的法律,注定了它的价值归宿将深深地被我们所企求法律存在的愿望所牵连:定纷止争、规制秩序、分配权利、追究责任。因此,人一旦违反了法律上所禁止的,侵犯了受到保护的法益,接受法律上那不利的后果也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这个现实,即由于社会的剧烈变迁,法律难免带有强烈的滞后性,有些行为也许以前是被否定评价的,而如今却不再被过问;有些行为以前是重罪,而如今却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依然径直依照“从旧”的原则,那么对于行为人来说势必有点小题大做了。譬如说,在以前我把李家的东西拿到王家去卖,这在严格计划经济体制下叫做“投机倒把”,而到了放开了搞经济的今天,我这样做成了是叫搞活市场,不成也换得个市场弄潮儿的名号,怎么也不至于仍旧按投机倒把罪处理吧?对此,若转引我在《法理的解释》中的话说这叫做“社会要进步,法律要提速,管该管的,放该放的,让法律成为我们的门神,而不是成为我们的瘟神。”



拉兹说:“如果法治是良法之治,那么解释它的性质就是提出一套完整的社会哲学,但是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法治这一术语也就失去了任何用途,仅仅为了去发现信奉法治就是相信良善应当获胜,是完全不必求助于法治的。”回忆中国这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在法治之国的建设上,我们时常会遇到法律与道德、法律与伦理、法律与政治的冲突,而且也有不少法律人最终轻易远离了自己命定的立场。能不能这么说呢?他们的放弃或是违背自我是因为方法论上的迷失自己。能不能这么说呢?如果将相关知识性资源进行整合,那么会不会因为追求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有机地契合而柳暗花明呢?



当然,需要确信的是,对过去来说,法律是文明的一种产物;对现在来说,法律是维系文明的一种制度;对未来来说,法律是促进文明的一种可能。按照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既然法律的权源是来自人民的部分权利让与,那么法律的价值关怀应该是更好地保护我们而不是去“治理”我们。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明白法治的微言大义;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到切实的安全感而不是原罪感,而中国的未来便可以在这样的稳定和谐中趋向完美的多态均衡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

我自横刀向天笑

                    ――记在戊戌政变中献身的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近代伟大的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的失败后,被封建顽固派囚于狱中,行将就义前夕所写的一首题壁诗,音调激,情怀壮烈,近一百年来传遍了华夏大地,感染每一个怀有爱国热情的中华儿女,激起人们对为改革中国而献身的爱国志士们的无限的敬仰与怀念,也促使人们对中国近代改革的危难阻进行深入的思索。
  (一)“平生慷慨悲歌士”学文红武报中华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1865年3月10日(清同治四年二月十三日)生于北京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中,父亲谭继洵是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僚,曾官至甘肃省巩、秦、阶道道台与湖北巡抚。谭嗣同在姐弟中排行第五,最小。不幸在1876年他十二岁时,他的母亲、二姐和大哥染上瘟疫,在五天内先后死去。谭嗣同也被传染,昏死三天才苏醒。他父亲为此给他取个“复生”的别号。他在家中受继母歧视。他后来追述说:“吾自少至壮,?(遍)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忍)受。”这种遭遇,使他对封建社会的丑恶感受尤深。
  谭嗣同从五岁起开始读四书五经,学习作诗填词,封建传统文化教育。少年的潭嗣同聪慧异常,胆识过人,写得一手好文章。但他性格好动厌静,极喜游玩与运动。因此他在求学时,既先后拜了两位文教师:欧阳中鹄与刘人熙;又拜了两位武教师:王正谊
  (大刀王五)与胡致廷(通臂猿胡七)。这些教师对谭嗣同影响很深。欧中鹄与刘人熙这两位教师对明末清初的两位大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推崇备致,并深有研究,他们将黄宗羲与王夫之坚持清斗争、保持民族气节的英勇事迹,以及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宣传唯物主义的深刻思想等介绍给谭嗣同,给予谭嗣同极大的启迪。谭嗣同向王五、胡七等人学习各种武艺,不仅掌握了击剑等技艺,而且感受到江湖侠士们急公好义的优良品质。这些人都与谭嗣同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数千年未有的历史大变动时期:外国殖民者加紧入侵,清朝统治者拚命强化其专制统治,农村破产,阶级矛盾加剧,社会日益动荡。这一切深深地刺激着年轻的谭嗣同。他一腔热血,时时都在关心着祖国的命运,苦心探讨拯救与改革中国的道路与方法:他苦读各种书籍,探求新知;他观察社会,了解民间疾苦;他为了“察视风土,物色豪杰”,为投身祖国改革大业作准备,更抛弃了舒适的家庭生活,从20岁起,历时10年,驰骋西北高原,漫游祖国河山,足迹遍及大洒南北、黄河上下,往来于直隶、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合计路程达八万余里,照谭嗣同自己的说法,是“堪绕地球一周”。
  谭嗣同在壮游中曾多次作诗抒怀:
  “策我马,曳我裳,天风终古吹琅琅!何当直上昆仑巅,旷观天下名山刀迭来苍茫!”
  又写道:
  “平生慷慨悲歌士,今日驱车燕赵间。
  无限苍茫怀古意,题诗独上井陉关。”
  通过读书学习与游历考察,谭嗣同对封建社会的了解越来越多,思考得越来越深。他面对着祖国壮丽的河山与破败,深深在感叹道:“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短短十六个字,充分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然而,这时期的谭嗣同,上于所处社会环境的限制,其思想还未能冲破封建主义的樊笼,头脑还局限在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之中。他认为社会的种种腐败贫弱,并不是封建社会制度本身所造成,相反,乃是违反封建伦理纲常所致。因最维护与赞扬封建伦理纲常,反对人们提倡带资本主义性质的变法,“随波逐流,弹抵西学,与友人争辩,常至失欢。”
  但是,急速发展的形势,中国空前未有的危急存亡,把这个伟大的爱国者迅速推入到正迅速兴起的变法改革运动中。
  (二)冲决网罗批判专制 勇猛无畏投身变法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得惨败,经营二十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的腐败彻底暴露。亡国大祸迫在眉睫。悲愤笼罩全国。
  这时,谭嗣同正在湖北,协助几年前升任湖北巡抚的父亲振灾。当他听到甲午惨败、马关签约的消息,受极大刺激,悲愤异常。他在给欧阳中鹄、贝元徵等师友的信中,痛陈《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巨大的危害。他眼看祖国如此任人宰割,忧心如焚,夜不成眠,深夜从床上起来,以悲愤的心情奋笔疾书了一首《感事诗》: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更急切,更深刻地寻求挽救祖国的危亡、振兴中华的道路与方法。他终于明白: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与封建纲常礼教是束缚中国、腐蚀民族、使中国不得进步与富强的巨大障碍。要使中国得救,必须变法维新,必须向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在中国实行彻底的改革!“酌取西法”。甚至“尽变西法”!――这说是他的结论,这就是甲午战败后谭嗣同的思想的巨大变化。甲午年谭嗣同正好三十岁,他写了《三十自纪》一文。他在当进写给友人唐才常的一封信中,说:“三十以后,新学洒然一变,前的判若两人。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全分为忽变,嗣同学术更大变。”
  谭嗣同在给友人贝元徵的信中,提出了“尽变西法之策”。他规划出全面改革中国的方案:从开议院、改官制、兴学校、变科举等、文化方面的主张,到开矿藏、修铁路、造轮船、办工厂、开银行、改税制、讲农学等经济方面的主张,从练乡兵、改军制等军事方面的主张,到变衣冠、兴女学、修街道、造公园等改变社会风气习俗的主张。总之谭嗣同主张“凡利必兴,凡害必除”,“备国之长并取之,各国之弊立去之”,这样,中国就会旺发达,富强可期。
  在这风云动荡、祖国危急的日子里,谭嗣同感到自己过去那种有言论无行动的立身处世方法不行了,必须勇敢地投身到关系祖国前途命运的改革大潮中去,做一个改革中国的闯将与斗士。他说:“中外虎争,文无所用”,“由是自名‘壮飞’”,称其居处为“壮飞楼”,表示要做一个飞翔天下、干一番大事业的壮夫。因此,他在规划全面改革中国、“尽变西法”的方案的同时,还全力以赴将此付诸实施。他感到自己没有大权,守旧势力又很强大,改革方案不可能立即在全国推行,就准备先在一个地方推行变法,打下基础,等条件具备后再实地“自立”。1895年他与友人唐才常、刘淞鞭商量,先在家乡济阳“兴学术”,造舆论,培育人才,传播维新思想。但阻力仍然很大,几经周折,才在欧阳中鹄老师的支持下,办起了一个几十人的浏阳算学馆。改革的艰难使谭嗣同感到政治权力的重要,更迷信取得“在上位之人”支持变法之重要性。
  为了进上步深化自己的变法思想,联系各地的维新志士,把变法维新运动推向全国、推向设法,谭嗣同决定再次到上海、北京等地游历考察,“多见多闻世间种种异人异事异物。“当时,在甲千战争后,维新变法在全国已成为一个颇有声势的运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建立了强学会等维新团体;呼变法的报刊与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改革派与顽固派的论辩斗争如火如茶。谭嗣同对康有为等维新志士早就心向神往。1896年春,谭嗣同奉父命陪侄儿去北京赴考。他就利用这机会遍访“世间硕德多闻之士,虚心求教”:在上海,他访问了热心在中国传播近代技术的英国传教士傅兰雅,见到了前所未见的古生物化石、计算器、爱克司光透视机等,大开眼界,受到一次近代科学的洗礼;在天津,他看到了成群结队的灾民嗷嗷待哺的惨状,还特地访问了当地民间流行的秘密会社“在亘理教”等组织;到北京,康有为已南下,他会见了康的大弟子梁启超,彻夜交谈,了解到康有为的学说后,十分信服,认为“与己冥思者十同八九”,因而称自己是康的“私淑弟子”;他还接触了一些对佛学深有研究的人士如吴雁舟、夏穗卿等人,又为佛学的空寂博大与大无畏的精神所吸引……好学而又性急的谭嗣同为了尽快找到一条救国之路,就这样急切而又广泛地吸取他感兴趣的各种思想与知识。
  1896年秋,谭嗣同的父亲替他谋得一个江苏候补知府的官职。谭于8月上旬来到南京。他对官场的腐败黑暗十分失望与厌恶,就利用这段候补时间,将他近年来所学到的中、西各种学问,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年思索,对封建制度的不满与批判,以及对改革中国的理想与途径等,写成一部名叫《仁学》的著作。这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部惊世骇俗的奇书。全书除自序外,共有四十九篇,数万余言。其中最光辉的篇章就是对封建君主专制与三纲五常封建伦理的激烈而深刻的批判。他指出:“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他还进一步指出:“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他不但一般地批判封建与制制度,而且把攻击重点指向清王朝统治者。在书中他同情家民反抗封建暴政的起义,说:“洪杨之徒,见苦于君官,铤而走险,其情良足悯焉。”他更大胆地号召中国人民冲决封建“网罗”,投身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平等与民主政治,甚至但昌导侠勇敢之风,“是亦拨乱之具也。”
  谭嗣同的《仁学》,代表当时中国思想的最高水平。
  在谭嗣同于南京写作《仁书》期间,全国的变法维新运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谭嗣同的家乡湖南现钞走在全国各省的前列。湖南巡抚陈宝箴、提学使江标、徐仁铸、按察使黄遵宪都是热心改革的人士。在他们的提倡与支持下,湖南兴办起一些新式企业、报馆与新式学校,各维新团体也纷纷建立。许多维新志士齐集湖南。潭嗣同身在南, 方面参加南京的变法活动,一方面通过书信等方式,关心与参与湖南的维新运动。他协助创立湖南的时务学堂;积极邀请梁戾超等人到湖南任职讲学;支持唐才常创办《湘学新报》等。1898年初,他终于摆脱南京俗务,回到家乡,以全部精力投身湖南的维新运动:他发起成立了“南学会”,使这个带有省议会性质的组织成为湖南维新运动的领导机构;他也唐才常等又创办了《湘报》,自任主笔;他利用演讲、撰文,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与顽固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湖南的顽固派势力非常强大。以劣绅王先谦、叶德辉为首的顽固派用各种方法向维新派发动攻击、诬蔑与威胁。谭嗣同是维新派的中坚,他如泰山屹立,巍然不动,用“横目相仇”来面对顽固派。他豪迈地向亲友表示:他视地球如掌上之物,置生死于度外,“复何不敢勇不敢说之有?”他常用“杀身灭族”四字来与朋友互相勉励,说:“今日中国,能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方有复方兴之望。”
  谭嗣同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将更加坚定勇敢地投身到更加严峻的斗争中去。
  (三)奉旨入京参予新政 夜访法华说袁兵变
  1898年6月11日,清廷年轻的光绪皇帝在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与翁同?为首的帝党官僚推动下,部破顽固派的阻挠,毅然下“明定国是”的诏书,正式宣布变法,开始了著名的戊戌“百日维新”。
  变法运动一开始就遭到以主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敌视与破坏。为了加快推行变法,壮大维新派阵营,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徐致靖等人的建议,决定起用一些新人来推行变法。于是,在宣布变法的第二天,即6月12日,光绪帝下令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陈宝箴束送黄遵宪、谭嗣同上北京,准备接受授予的新职。
  这时,谭嗣同正在替张之洞主办湖南焙茶公司,并为在湖南推行改革事业困难重重而苦闷。现在,他突然得知光绪要他去北京接受新职、参与维新大计,既出乎意外,更使他十分高兴与激动。他感到自己是“绝处逢生”,立即匆忙地进行进京的准备,忙乱中差一点连有关的公文都忘了带。他预感到此次进京参予变法定然遇到各种凶险,但他以“我不病,谁当病者”的大无畏精神自勉,毅然踏上征途。临行前他再三向妻子李闰表白衷怀:“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路经湖北时,他生了一场病,在其父的巡抚衙门里耽搁了一些日子。当他到达北京时,已是8月21日了。
  这时,北京的变法维运动已进行两个多月了。变法运动表面上忙忙碌碌,实际上遇到了顽固派有力的阻挠,实绩很少,且难以为继。新旧两党的斗争更加激烈。谭嗣同一到北京,就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们朝夕过从,密商变法大计。9月5日,光绪帝召见谭嗣同与杨锐、刘光第、林旭四人,授予他们四品官衔,令在军机处章京上行走(相当于光绪帝的机要秘书),参予新政。令下之日,还给四人一道“密谕”,要他们努力力辅佐变法,不要顾前虑后。从此,谭嗣同等四人就成为光绪帝的主要助手,经常同光绪帝见面,替他审阅奏文,草拟谕旨,并承但光绪与康有为间的联系人。在这期间,谭嗣同草抉文件驳斥顽固派曾廉,力保康有为、梁启超,还向光绪提出画“懋勤殿”的建议,企图从顽固派大臣手里夺取各项军政权力。
  但是,未等谭嗣同的建议付诸实现,顽固派们便准备先行下手绞杀改革派了。他们策划在光绪陪同慈禧到天津阅兵的机会,由但任直隶总督的顽固派大将荣禄发动变,罢黜光绪帝,推翻一切新政,让慈禧太后重新上台垂帘听政,使中国仍回到变法前专制守旧的老路上去。消息传来,光绪帝惊恐万分,于9月14日与9月17日连续两次给康有为下达密诏,说他自己“位且不保”,要康等赶快设法相救。第一道诏因杨锐胆层耽搁。直到9月18日早上,光绪的两道密诏由林旭带给康。这时康有为与谭嗣同等正在一起筹划对策,接读诏后,知形势严重,又将梁启超找来协商。几个人痛哭一场后,拟定一个孤注一掷的冒险计划以挽救变法事业:一方面派人说服争取手握“新建陆军”、又热心变法事业的袁世凯发动兵变,诛杀荣禄,发兵围困慈禧居信的颐和园;另一方面颏派会党首领毕永年等人带领侠士潜入颐和园,捕囚慈禧,让其今后不得再行干政。事情的关键在于能否说服袁世凯。维新派中一些人担心袁不大可靠,但当时他们舍此以外别无他法。谭嗣同自告奋勇地去充当对袁世凯的说客。无疑,这是极其重要又是极其危险的工作。
  此前,在9月16日,维新派为了争取袁世凯,已安排光绪皇帝召见袁,并破格提拔他为兵部侍郎,企图用“恩典”笼络他。到9月18日夜间,谭嗣同按照白天的计议,独自一人离开其往地――宣南浏阳会馆的莽苍苍斋,向东城法华寺袁世凯的临时住处奔去。当时黑暗笼罩着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气氛阴森恐怖。谭嗣同来到法华寺,未等看门人能报便闯了进去,与袁世凯稍加寒暄后,劈头就问:
  “你认为皇上是怎样一个人?”
  “是旷代这圣主!”袁不知谭的来意,乃小心地回答。
  “荣禄他们准备借天津阅兵废黜皇上的阴谋,你可知道?”谭进一步问。
  “是的,我听到一些传闻了。”袁不很肯定地回答。
  “今天可以救我们圣主的,只你一人。你如果愿意救,就请救之;如果不愿意救,”谭嗣同说到这里用手往自己脖子上一抹,“你可以到颐和园和园向西太后告发我,也可以因此享尽荣华富贵。”
  “你把我袁某当成什么人了!”狡猾的袁世凯故意声色俱厉地说,“皇上是我们共同奉侍的英主,我同你一样,受到特殊的恩宠。救护皇上之责,不但是你的,也是我的!你有什么要吩咐,就尽管对我说好了,我一定万死不辞!”
  听袁世凯这么一说,谭嗣同想念了。这一方面因谭一贯为人心地坦诚,不识政界官场的欺诈凶险,另一方面也因形势急迫,谭不及多加警惕识别。他匆忙地将光绪帝密诏的内容及康有为等人拟定的反政变计划向袁世凯和盘托出,说:“荣禄等人的计划,全在于借天津阅兵来实现。你和董福祥、聂士成三支军队,是荣禄节制的主力部队,荣禄就靠你们三支军队来实现阴谋。但是,董、聂两支军队都没有什么力量,只有你率领的新建陆军,用新法训练,战斗力强。如荣禄发动兵变时,请你用你的军队抵抗董、聂两军,同时保扩圣主,使皇上能恢复大权,清理朝政,肃清宫闱。这样,你就立下了不世功业……”
  袁世凯摸清了谭嗣同与康有为等的全部计划,便装出很认真的样子说:“天津阅兵时皇上如能迅速进入我的军营,发布命令诛灭奸臣,那我必定能与诸位一道,竭尽全力营皇上,收拾局势。”
  谭嗣同深知袁世凯与荣禄关系密切,便故意激他一下:“荣禄待你一向很好,你将如何待他?”袁世凯故意笑而不答,而由其一位亲信幕僚诉说了一宁禄怎样排挤他的话。
  谭又问袁:“荣禄是一个奸雄,曹操王莽之才,要对付他恐怕不容易吧?”
  袁世凯怒目相视,激昂地回答:“如皇上在我军营里,令我下手,那么,杀一荣禄如杀一狗耳!”
  至此,谭嗣同完全放心了。他同袁世凯又商量了一阵子具体办法,便赶回去向康有为报告喜讯,安排下一步要做的事。
  当课嗣同从法华寺回到自己的往地浏阳会馆时,已是第二天――9月19日的凌晨了。
  (四)从容就逮,英勇赴义
  正当谭嗣同等人紧张筹划反政变活动时,顽固派却抢先下手了。
  9月18日,担任御史的顽固派杨崇伊给慈禧上密折,历数光绪听信维新派实行变法改革“变更成法,斥逐老臣”、“位置党羽”等种种罪过,兹禧“即日训政”,执掌国家大权。9月19日慈禧即从颐和园突然回到皇宫,密作政变准备。
  更出乎谭嗣同预料的是,袁世凯对他采取了阴险的两面手法。9月20日晨,光绪帝又召见袁世凯一次,袁在应对中作了一紫闪烁其词的回答。其实,他经过利害权衡,感到维新派依靠一个毫无实权的光绪,必然敌不过以慈禧、荣禄为代表的顽固势力,此时他决定站在顽固派一边。当晚,他赶回天津,径直到直隶总督衙门向荣禄告密。荣禄得报,立即赶赴北京见慈禧太后。此时,慈禧已布置妥当,当即于9月21日晨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并假借光绪帝的名义,吁请慈禧“训政”。慈禧执掌清廷大权后,首先下令捉拿康有为,查抄康的住地南海会馆。此时康有为已离京赴上海,其弟康广仁被捕。在这同时,慈禧下令,废除在变法期间颁布的几乎一切新政法令与措施。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就这样失败了。
  政变发生的当天下午,谭嗣同在自己住地与梁启超等人紧急筹商对策。他与大刀王五计议密召“京津健儿”去中南海瀛台劫出被幽禁的光绪,未成;他又与梁启超去找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及容闳等人,准备促请英、美、日驻公使出面“设法保护皇上”,结果也落了空。至此,谭嗣同跟看事情已无可挽回,改革大业行将被扼杀,决心以死报国,以自己的鲜血暴露顽固派的凶残,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他从容地对梁启超说:“我们前几天想救皇上,既已无法可救;今日想救康先生,也已无法可想。现在我已无事可做,惟有死!”
  第二天,即9月22日,北京城内风声更紧。谭嗣同知大难即将临头,显得更加沉着坚定,从容地准备自己的后事。他找出自己多年的诗文书信稿本,其中包括《仁学》手稿,来到梁启超避居的日本驻华使馆中,交给梁启超,请梁保管,并要梁早点逃往日本。梁劝他一道出走,谭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谭希望梁启超把改革大业继续进行下去,而自己决心为变法、为光绪帝献出生命。
  在这危急的时刻,大刀王五也一再劝谭嗣同出走,并自愿做他的保镖。可是谭嗣同决心已定,拒绝出走,并取下随身所带的“凤矩”宝剑赠送给王五,希望王五继承其遗志,投身改革大业。日本使馆的几位友人也赶来劝告谭去日本,谭也拒绝了。他慷慨激昂地说:“大丈夫不做事则已,做事则磊磊落落了,一死何足惜。各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这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作好杀成仁的准备。他在自己的往地浏阳会馆里照常每日习文练武。他突然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担任巡抚的老父谭继洵,必然要受自己牵连,若大年纪再受牢狱之灾实在于心不忍,又无法可救,情急之中心生一计:他取出往日父亲寄来的七封书信,烧去信纸,留下信封,再摹仿其父口与笔迹,给自己写下七封假信,每封都有训斥儿子、反对变法的内容,指责谭嗣同不忠不孝、要和他脱离父子关系等等。信写好后,谭把它们放在屋内显眼处。
  9月24日,顽固派终于进一步下毒手了。慈禧下令将谭嗣同与林旭、杨锐、刘光第四位军机章京先行革职,交步军统领衙门拿解刑部审讯。――这是清廷下对谭等的逮捕令。
  谭嗣同自8月21日到达北京后,在9月5日被光绪帝任为军机章京,到9月21日政变发生,他参予新政领导活动仅17天;到9月24日被解职止,也只当了20天的军机章京。
  根据慈禧下达的逮捕令,9月25日凌晨,大批清廷禁卫军出动了,分头逮捕军机四章京。清军冲进锐府第时,杨在床尚未起身,被从床上拖下来,单衣就缚;林旭到军机处值班时被逮;刘光第闻讯乃自投狱中。
  这天清晨,当清军还不到达浏阳会馆时,预先得到消息的大刀王五与通臂猿胡七赶来要谭速走,说:“北禧懿旨已下,人马立刻发动,人马一到,你就插翅难飞了。”但谭嗣同再次拒绝,并催促王五、胡七速速离去。这时,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情形万分危急,王五与胡七乃含泪纵身跳上屋顶逸去。约是四更时分,谭嗣同沉着地像往常一样来到莽苍苍斋前庭院的槐树下将备飞武。忽闻一阵嘈杂的人喊马嘶声,大批清军乌黑了邻近的几条胡同,浏阳会馆的四周与屋顶上顿时站满了士兵。谭嗣同从容地走出莽苍苍斋被捕。
  当政变发生、谭嗣同等人被捕。北京城一片肃杀恐怖之密、卖身投靠,但是,有一位年已50岁的改革派斗士、任御史之职的杨深秀却勇敢地站出来,上书清廷,指责慈禧发动政变,要求归政光绪与继续变法。这无异在老虎头上拔毛。杨深秀迅速被捕。
  谭嗣同与他的难友被关押在刑部大狱中。谭意气若,终日绕行室中,回顾往事,思索历史与当前的变法斗争。他觉得自己的遭遇很似汉朝的张俭与杜根。张俭因为揭发朝中权贵而受到报复,被通缉,逃亡在外,望门投宿,四处奔波;杜根因为劝邓太后把政权归还给皇帝酷刑,死去活来。此二人虽各难万险,但英名留于青史。谭嗣同想到自己因为投身改革大业而身陷牢狱,行将被害,但他不悔不惧,面对着刽子手的屠刀,他放声大笑。他寄希望于康有为、梁启超、王五等志士仁人,将把改革大业继续进行下去。想到此,他从牢房地上捡起煤悄,在牢房壁上题诗一首,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胸襟,这就是本文开头所录的那着感答肺腑的《狱中题壁》诗。
  谭嗣同的战友们在狱中也多表现不凡。林旭是林则徐的后人,年纪最轻,仅24岁,“秀美如处子”,在狱中泰然自若,“时时作微笑”,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年龄最长的杨深秀已50岁,坚强不屈,写下了“缧绁到死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的毫迈诗句。
  清廷在逮捕广仁、谭嗣同等人后,曾几次会议讨论对他们年处置。刑部以事体重大,请求军机大臣会同审问以昭慎重。但在禄、刚毅等人的怂恿之下,慈禧下令不经任何审讯,将谭嗣同等六人斩决。其“圣旨”说:
  “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
  9月28日下午,清廷刑部官吏将嗣同等六人提出监狱,从西门出。谭等以为是去提审。只有刘光第是刑部司员,知提犯从东门出,则是提审。提犯从西门出,早是处斩,故愤怒地抗议道:“未提审,未定罪,即杀头耶?何错愦乃耳!”经他这一说,谭嗣同等方知就义在即。监斩官令六人下跪听旨。刘光第等昂首不跪。杨锐提出“愿明心迹”,刚毅称“有旨不准说”。谭嗣同更是高声指责,场景十分壮烈。
  谭嗣同等六人被押上铁笼囚车,人人身带镣铐,从刑部监狱押向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沿途大量官兵手执刀枪围护,如临大敌。此时,谭嗣同的龙人王五、胡七等集合了十多位有武功的武林弟兄,在宣武门的城门附近设下埋伏,准备劫持囚车,营救谭嗣同。但沿途清军密布,王五等人无法下手,只得作罢。
  下午3点半钟,菜市口刑场笼罩着一片恐怖的气氛。谭嗣同等六人被押进刑场。成千上万的人哭泣着为他们送行。有友人为刘光第等送来西鹤年堂药店的鹤顶血,要他们服下,立即昏迷,可以减轻就刑时痛苦。刘光第推开说:“读书数十年,惟今日用之耳,拿去”谭嗣同则呼唤监斩官刚毅过来,说:“我有一言要对你说。”刚毅不理睬。谭乃悲愤地用宏亮、高昂的声音朗诵起自己的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又不顾刚毅的阻挠,慷慨陈词:“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谭大义凛然的正气使刽子手们惊恐。监斩官刚毅用朱笔一勾,慌忙命令刽子手赶快行刑。
  第一个被杀的是康广仁。当时行刑的刽手所用刀,杀官员的与杀平民的不一样,杀官咒的刀称“大将军”,较少用,刀口较钝,一刀下去,鲜血汨汨然冒出,脑袋却没有掉下,必须第二刀、第三刀……这不叫吹头,叫锯头。锯比砍头是更要痛苦几十、百倍的。康广仁因痛苦挣扎,全身衣裤尽裂。
  面对这痛入骨髓的惨状,谭嗣同等悲愤而又平静。杨锐被钉后,刘光第将其头奉来,用纸贴擦掉血,放回杨锐脖颈处,然后引颈就戮。林旭就刑时,厉声责问刚毅,自己所犯何罪。其神色不变。
  谭嗣同是第五年被钉。他大踏步走向就刑处,仰天大笑。
  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后,清政府还残暴地下令将六人的头颅悬挂在刑场上示众三天,浏阳会馆的看门人刘凤池于当日午,刘险将谭嗣同的无头尸体运回浏阳会馆,以自己的私蓄纹银60两购棺装殓。三天以后,刘凤池又将谭的头颅找回,请人缝合尸首,将殓后暂时安葬。第二年,刘凤池又护送谭的棺木回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正式安葬。谭墓前的华表上刻着一副对联:
  “亘古不灭,片石苍茫立天地,
  一峦挺秀,群山奔趋若波涛。”
  这是对谭嗣同的热烈歌颂,也是对他崇高人格的真实写照。
  谭嗣同年迈的父亲谭继绚果然因谭嗣同的保护,没有受到更大的迫害,仅被革职回浏阳老家。他因儿子的壮烈就义,思想也受到很大的触动。他对哀哀啼哭的谭嗣同夫人李闰说:“儿呀,不要悲伤,今后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不是我这个曾当过巡抚的老父亲,而是你那为改革献身的丈夫!”
  历史是最公正的!人民是最公正的!谭嗣同为中国的改革与进步英勇斗争,最后献出了他年仅34岁的生命。他的伟大爱国精神、热爱人民与追求真理的情感、坚强斗志与崇高品质,赢得了中国人民历久不衰的高度敬仰与深沉缅怀。这诚如毛泽东在年轻时所说:“谭浏阳英灵充塞于宇宙之间,不复可以死灭!”



返回

Blog:你的中文名是什么?

Blog:你的中文名是什么?

来自个人Blog: www.topku.com
Blog:你的中文名是什么?

iBuzzo郑重宣告:

讨厌有人称呼我为"博客",这个网站也不是"博客",一个人和一个人的作品怎么被冠以同一个名字,还是这么恶心的名字,我讨厌"客",我是自己的主人!

..............

我的地盘我做主,好像是动感地带的广告,而这里是空白地带,而不是博客,我再说一次,不要称呼我为博客,我是一个Blogger,用思想,体验来填充这片空白的Blogger.

还有就是Zheng在接受多媒体世界访谈时候,记者的每一个问题言必称博客,而Zheng的回答则全部以Blog代之,结果我在读那文章时,感觉有点滑稽.

Weblog---Blog---Klog---Fotolog(Photolog)---Moblog---Plog,这一个个衍生并延续创造的单词,我们能赋予其准确的中文称谓么?Plog是最近的热门,全称是"Project Log"(不是那个软件:),在The Virtues of Chitchat一文中,作者认为Plog作为一种"项目沟通媒介"能够保持项目团队协调和执行的即时互动/更新.如果单单翻译为"项目博客"之流,多少内涵和智慧被埋没其中?

回到我所要探讨的问题,对于Weblog或者Blog,我们有必要赋以中文名字么?也许你会说照顾到本地化需要应该翻译,但是又怎么解释下列的现象:我们经常说EMail而不说"伊妹儿",我们经常说BBS而不说电子公告板,我们经常说CEO而不说首席执行官---我们我们不能保持说Blog而不是博客之类的名词呢?

无论从发音还是构词角度看,Blog都具备了很好的传播效力,而Blog无疑是一种好东东好应用,EMail如是,BBS如是,CEO如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保持其特定的英文称谓在国内推广呢,而非要造成如今CNBlog和Blogchina两大阵营的分裂呢?

有人称呼"Blog",有人称呼"博客",造成的状况是,叫"Blog"的讨厌甚至藐视"博客",而叫"博客"的本身就对Blog不甚了解,自然也就不知道其所言之"博客"="Blog"也.名字的不统一,自然无法集中精力开拓Blog应用.

有许多中文内涵是英文无法表达的,比如关系,英文就有特定的"guanxi"来表达,英文几乎没有任何单词足以囊括其中文意思;反之亦然,英文单词的许多内涵也是我们无法用中文来强硬表达的,况且Blog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新事物,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中.

对于国人而言,语言沟通始终是对外交流的一个障碍,什么该保持原汁原味,什么该本地化之,解决不好始终是个问题;加上国内惯有的"变味文化策略"---即无论什么东西都要中国特色化一番,如此一来,许多先进的东西比如管理比如创新我们都搞的不伦不类,而更要命的是,中国人的个人国际化进程也因此拖慢.

试问在技术界在商业界,有哪个有着极大国际名望的中国领袖式人物,他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洞见,且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活跃始终如一,在他周围,聚集中一大批Smart Guys,代表着中国的各个行业,与这个精彩的世界,进行着持续的互动,引领着国内产业的发展呢?

但愿Blog能为我们带来这一切,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关于Blog的统一称谓,先安内了,才能一致攘外也.

PS:一个不是玩笑的玩笑:

Blogger is a guy who has a blog and blogging frequently.

翻译:博客就是一个有个博客并经常博客的人.


Posted by topku at May 23, 2004 04:38 AM | TrackBack
以下是评论:

Comments
不算是建議,只是台灣稍微習慣一點的用法是:

blog:部落格 / 網誌
blogger:部落客
blogosphere:部落圈

Posted by: schee at May 23, 2004 11:00 PM
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博客中国”(Blogchina.com)代表互联网最新发展的“博客(BLOG)”模式,是一个中立、开放和人性化的精选信息资源平台,面向每一位工作繁忙、却需要持续补给知识的人士:企业管理人员、经理人、媒体编辑记者、市场研究人员、产业分析师、证券分析师、风险投资家、投资银行、技术专家、创业者、企业家、科学家、咨询顾问、律师、高等院校师生……
  “博客中国”汇集了汪丁丁、王小东、崔之元、姜奇平、胡泳、孙坚华、王峻涛、谢文、胡延平、李学凌、方兴东、王俊秀等国内第一批术业有专、不断学习、信息渊博和乐于共享思想的博客(Blogger)们,他们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共享出来,“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你置身于这个高速变幻的时代,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最鲜活的思想,浏览全球范围最好的新闻、文章、评论与报告,准确把握最新的热点、观点、动态和趋势。
  “每天5分钟,为思想加油”,是“博客中国”面向读者的宗旨。我们追求精粹,将繁杂的信息过滤并浓缩为简洁的知识,将漫无边际的机器搜索转变为最精炼的“专家”搜索;我们追求中立,立足全球视野,“最好”是唯一的选择标准;我们追求共享,把自己思想的精华分享给更多的人,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我们追求开放,无意将读者锁定在一个网站内,而是倡导“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鼓励你在各位博客的导引下,从这里出发,拥抱你最需要的资源。
  博客的繁荣,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开始正式过渡到以“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开始真正凸现网络的知识价值,标志着互联网发展开始步入更高的阶段。我们相信,“博客中国”(Blogchina.com)的出现将正式开启中国的博客时代,启迪中国的博客文化。

Posted by: dxf at May 23, 2004 08:15 PM
在我的中文blog里,我称blog(n.)为“网志”或直接用英文。blog (v.)为“写网志”。我称blogger为“博客”,因为国内的人流行这名字。但我非常不喜欢什么都是“客”,难道我们真的没有更好的字可以用了吗?

Posted by: ls at May 23, 2004 02:10 PM
个人认为台湾的“部落格”说法更好,虽然不知道它怎么出来的

“部落”一词让人想到原始和团体,倒很像BLOG目前在中国的状态
而“格”则让人想起“网格”的概念…
最后,它似乎是最接近原文发音的:)

Posted by: calon at May 23, 2004 10:42 AM
偶也觉得博客这个名词的翻译对大众更好的认识Blog并不好。
偶现在的解决办法是加英文注释:博客(Blogger)/博客(Blog)来指代人和物

Posted by: G.F.Ch’ien at May 23, 2004 09:19 AM
我和zheng的习惯差不多,只用blog不用“博客”,这个翻译有点莫名其妙

Posted by: 瓶子 at May 23, 2004 08:59 AM
hi again, I mentioned this article right here:

http://www.cnblog.org/blog/en/archives/2004_05_23_archive.html#108526885294799555

:)

Posted by: Jenny at May 23, 2004 07:36 AM
呵呵,這個問題我也想過,當時是在寫文章,突然頓了一下,weblog/blog 這個詞要不要寫成中文?要的話那該寫博客(內地)還是部落格(台灣)?如果有香港人來看卻看不懂怎麼辦?

結果是,我從此以後都寫英文 :)

Posted by: Jenny at May 23, 2004 05:04 AM

谈刘邦识人与项羽失人

谈刘邦识人与项羽失人
项强刘弱转化为刘胜项败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刘邦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而项羽则既无自知之明,更无知人之明。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起,逐鹿中原,其中最主要的有两雄,即项羽和刘邦。本来,项羽从哪个方面较之刘邦,都处于绝对优势,结果竟是刘邦战胜了项羽,胜利还乡,高唱《大风歌》,而项羽则兵败乌江,被围垓下,至死不知自己为什么死?还大吹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更说:“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那末,本来是项强刘弱,最后是刘胜项败,古往今来,史学家、小说家对此评价颇多,却大都是隔靴搔痒,没有说到点子上。究竟项强刘弱转化为刘胜项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刘邦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而项羽则既无自知之明,更无知人之明。

先说刘邦的高明,有一天刘邦正在军营中洗脚,军士传报:营门外有儒生求见,刘要军士告诉他,“现在是战争时期,不见知识分子。”不料,这位知识分子不经同意,直闯营门,冲着刘邦的面说:“你为什么这样轻视读书人?”刘邦说:“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要读书人干什么?”这位读书人当即反问他:“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天下也能从马上治之吗?”刘邦听后,深受触动,立即和颜悦色,向这位读书人施礼道歉,并请他上座。还有,刘邦胜利之后,有一天问左右臣子:“你们直说,我为什么能打败项羽?”这些臣子只是说些拍马奉承的话,刘邦听后摇头说:“我所以能打败项羽,主要靠三位人才。”接着他又说:“出谋划策,研究正确作战方针,保证打胜仗,我不如张良;制订典章法令,管理政务,筹集军费粮草,我不如萧何;身临第一线带兵打仗,做到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为人中豪杰,均能为我所用,这是我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也不能用,所以他注定要灭亡。”

现在再说范增其人,范增也算得上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能人,他七十岁投奔项羽,为项羽出了不少好点子,开始项羽对他还尊重,但在关键问题上他总是不采纳范增意见。一次是鸿门宴上,范增劝项羽除掉刘邦,项羽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结果让刘邦逃脱。又如,项羽打进咸阳以后,大烧大抢,当时范增和其他一些谋士力劝项羽在咸阳建立政治中心,进而统一天下,项羽拒不采纳,并滑稽可笑地说什么,“做官发财之后,不回家乡,好比穿着绸缎衣服黑夜走路,谁看得到?”因而一意孤行回他的老家彭城即现在的徐州,建立西楚王朝,自称西楚霸王,最后落得个洒泪别姬的下场。项羽不仅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还把讲他缺点的人置于死地,如:有个谋士,由于不满项羽的无能,曾说:楚人“沐猴而冠耳”,意思是楚人如猕猴带帽虚有其表。项羽听到后,竟将此人放在火炉上活活烤死。而范增由于向项羽建议太多,使他感到很烦,从而对范增由信任到冷淡,最后竟怀疑范增里通刘邦,气得范增辞职,中途生病致死。至此项羽离乌江的路程已经不远了。

以上对刘项成败的原因说了一些,最后用最简单的语言归纳一下刘项成败的原因,其实,刘成项败只是一字之差,一个是识人,一个是失人。

盖茨首次预言Weblogs商业前景

盖茨首次预言Weblogs商业前景世界经理人论坛(http://bbs.icxo.com)版权所有,转贴请注明出处。
5月21日消息称,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在公众面前的演讲话题一向都是与微软的软件相关。但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CEO峰会”上,盖茨却向与会者谈论起“Weblogs”。盖茨认为,Weblogs的交流方式可以作为企业的通信工具使用。

分析家认为,比尔-盖茨公开谈论“blogging”,表明它已经对微软构成了潜在威胁。同时blogging也代表一个新的商业契机。“Weblogs”的历史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简言之,它就是人们对各种信息的在线评论日志,如人们对企业产品及社会的评价等。

目前,随着“Weblogs”的迅速发展,它已经成为企业直接与雇员、合作伙伴及客户交流的有效工具之一。与此同时,“Weblogs”还推动了RSS技术的发展,即为“Weblogs”读者提供快速浏览相关信息的功能。

盖茨在大会上表示:“Weblogs弥补了电子邮件和网站的不足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Weblogs将变得越来越普及。”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亚马逊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开始提供RSS服务,允许用户浏览用户对某些新产品发布评论信息。

对此,Jupiter分析师JoeWilcox表示,微软之所重视blogs和RSS,是因为微软将该技术视为一种威胁,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Wilcox称:“如果我是微软,我想卖出更多的Windows产品,那么我就会采用Weblogs。”

目前,微软的竞争对手Google早已通过Weblogs向网民传递更多的信息。最近,Google还对其Blogger.com服务进行了升级,允许通过手机或其他手持设备在该站点。

经典面试问题回答思路

经典面试问题回答思路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会向应聘者发问,而应聘者的回答将成为面试官考虑是否接受他的重要依据。对应聘者而言,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猫腻”至关重要。本文对面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整理,并给出相应的回答思路和参考答案。读者无需过分关注分析的细节,关键是要从这些分析中“悟”出面试的规律及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达到“活学活用”。

问题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思路: 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 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4、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5、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问题二:“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思路: 1、 况对于了解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 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 3、 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4、 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 5、 宜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 6、 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7、 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问题三:“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思路: 1、 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 最好不要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 3、 不要说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 4、 最好不要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否则可能令面试官怀疑应聘者性格孤僻。 5、 最好能有一些户外的业余爱好来“点缀”你的形象。

问题四:“你最崇拜谁?”
思路: 1、 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 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 3、 不宜说崇拜自己。 4、 不宜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 5、 不宜说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 6、 所崇拜的人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 7、 最好说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问题五:“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思路: 1、座右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那些医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 3、不宜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 4、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 5、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 6、 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问题六:“谈谈你的缺点”
思路: 1、 不宜说自己没缺点。 2、 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 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 4、 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 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问题七:“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思路: 1、 不宜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 2、 不宜把那些明显的成功说成是失败。 3、 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失败经历, 4、 所谈经历的结果应是失败的。 5、 宜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信心白倍、尽心尽力。 6、 说明仅仅是由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失败。 7、 失败后自己很快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以后的工作。

问题八:“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思路: 1、 面试官试图从中了解你求职的动机、愿望以及对此项工作的态度。 2、 建议从行业、企业和岗位这三个角度来回答。 3、 参考答案——“我十分看好贵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贵公司十分重视人才,而且这项工作很适合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问题九:“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
思路: 1、 不宜直接说出具体的困难,否则可能令对方怀疑应聘者不行。 2、 可以尝试迂回战术,说出应聘者对困难所持有的态度——“工作中出现一些困难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但是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事前周密而充分的准备,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问题十:“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思路: 1、 如果应聘者对于应聘的职位缺乏足够的了解,最好不要直接说出自己开展工作的具体办法, 2、 可以尝试采用迂回战术来回答,如“首先听取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然后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接下来制定一份近期的工作计划并报领导批准,最后根据计划开展工作。”

问题十一:“与上级意见不一是,你将怎么办?”
思路: 1、 一般可以这样回答“我会给上级以必要的解释和提醒,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服从上级的意见。” 2、 如果面试你的是总经理,而你所应聘的职位另有一位经理,且这位经理当时不在场,可以这样回答:“对于非原则性问题,我会服从上级的意见,对于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问题,我希望能向更高层领导反映。”

问题十二:“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
思路: 1、 应聘者最好站在招聘单位的角度来回答。 2、 招聘单位一般会录用这样的应聘者:基本符合条件、对这份共组感兴趣、有足够的信心。 3、 如“我符合贵公司的招聘条件,凭我目前掌握的技能、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饿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 ,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十分希望能为贵 公司服务,如果贵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能成为贵公司的栋梁!”

问题十三:“你能为我们做什么?”
思路: 1、 基本原则上“投其所好”。 2、 回答这个问题前应聘者最好能“先发制人”,了解招聘单位期待这个职位所能发挥的作用。 3、 应聘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结合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十四:“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
思路: 1、 如果招聘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应聘者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招聘单位并不真正在乎“经验”,关键看应聘者怎样回答。 2、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要体现出应聘者的诚恳、机智、果敢及敬业。 3、 如“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会有所欠缺,因此在读书期间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做兼职。我也发现,实际工作远比书本知识丰富、复杂。但我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比较勤奋,所以在兼职中均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从中获取的经验也令我受益非浅。请贵公司放心,学校所学及兼职的工作经验使我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

问题十五:“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思路: 1、 通过应聘者对上级的“希望”可以判断出应聘者对自我要求的意识,这既上一个陷阱,又上一次机会。 2、 最好回避对上级具体的希望,多谈对自己的要求。 3、 如“做为刚步入社会新人,我应该多要求自己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而不应该对环境提出什么要求,只要能发挥我的专长就可以了。”

问题十六:“您在前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是什么?”
思路: 1、 最重要的是:应聘者要使找招聘单位相信,应聘者在过往的单位的“离职原因”在此家招聘单位里不存在。 2、 避免把“离职原因”说得太详细、太具体。 3、 不能掺杂主观的负面感受,如“太幸苦”、“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太混乱”、“公司不重视人才”、“公司排斥我们某某的员工”等。 4、 但也不能躲闪、回避,如“想换换环境”、“个人原因”等。 5、 不能涉及自己负面的人格特征,如不诚实、懒惰、缺乏责任感、不随和等。 6、 尽量使解释的理由为应聘者个人形象添彩。 7、 如“我离职是因为这家公司倒闭。我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多,有较深的感情。从去年始,由于市场形势突变,公司的局面急转直下。到眼下这一步我觉得很遗憾,但还要面对显示,重新寻找能发挥我能力的舞台。” 同一个面试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同一个答案并不是在任何面试场合都有效,关键在于应聘者掌握了规律后,对面试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有意识地揣摩面试官提出问题的心理背景,然后投其所好。

张飞情史之隐秘岁月

张飞情史之隐秘岁月 zt

华佗:很多年以前,我发明了一种药,男人吃了它,就会变成女人,女人吃了它,就会变成男人。我给这种药取了一个名称,叫做:颠倒乾坤丹。

  关羽:很多年以前,我爱上了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叫张妃。

  张飞:很多年以前,我曾经是个女人,那时侯我的名字叫张妃。我没事的时候就坐在窗口绣花,故意让人看见。(后世有云: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因为我干的是卖肉的行当,不是猪肉牛肉而是自己的肉。我需要宣传。凭着我天生的聪慧美貌,我很快就赚够了我这辈子所需要的钱。之后我开始感到空虚寂寞。我寂寞抓狂,空虚战栗。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行尸走肉,六魂无主。我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告诉我我需要“精神生活”。就是“爱情”。就这样,我生命中的两个男人出现了——确切的说,是一个男人爱上了我,另一个男人被我爱上了。他们一个是爱我的人,关羽关二哥。另一个是我爱的人,刘备刘大哥。

  心理医生:我的名字叫刘备。其实我只是一个骗子。骗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心理医生。

  关羽:爱一个人没有错。爱一个不爱我的人也没有错。我爱故我在。我从来没有为这件事后悔过。

  刘备:爱一个人没有错,被一个人爱更没有错。江湖传言:情人多了路好走。多一个爱我的人总是没坏处。

  张飞:桃园三结义是一个预谋。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个人的操纵。这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间的相互关系的最后出路。因为这两个男人我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最后我决定两个都要,一个都不能少。我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是:把自己也变成男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同时和这两个男人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就这样,我吃下了从华陀那里买来的变性药——颠倒乾坤丹。(作者注:此药流传后世,曾移惠花木兰)。之后,我很快就长出了胡子,虽然不多,但是根根坚硬,堪称虎须。我的肌肉也开始变得坚硬而有力,行动迅猛。但是药性并不象华陀当初把药给我时所说的那样完美。比如我的声音,总是还带着三分女音不能除尽。于是我只好总是用最大声的说话来掩饰我的女声,我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很多年以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16个字来描绘我,这是一个典型的猛男形象。

  关羽:很多年以前,当张妃告诉我她决定变性的时候,我并不奇怪。她向来是一个决断的女子,我想这就是我爱她的最大原因。即使她变成了男人我也一样的爱她。

  刘备:其实我只是一个心理医生。我想到过我的病人会爱上我。我猜到了这个故事的开始,但是我没有猜中它的结局。。。

  张飞:在选择兵器前后的日子里,我整夜整夜的梦到蛇蟒,大大小小的蛇蟒,从四面八方各个角落铺天盖地的向我涌来,包围了我,缠绕着我。我在梦里一次次的兴奋尖叫!醒来之后,我决定为自己定身打造一根丈八点钢蛇茅。手握钢蛇茅,我顿时精气蓬勃,兴趣盎然!气力暴涨,犹如神助!

  弗洛伊德:每个人都可以变得很色情,只要她(他)会做梦。如果女人梦见蛇蟒,那么我就告诉她这是女性性饥渴的典型表现。如果男人梦见洞穴,那么就是男性性饥渴的典型表现。

  史玉柱:每个人都可以变得不色情。只要她(他)喝了我的脑白金。

  一对白痴中年夫妇。看样子已经很多年没有性生活了。

  女:今年过节不收礼~男:收礼还收脑白金!

  张飞:从来没有人因为我的声音而怀疑我的男性身份。除了一个人,一个死人。那是在长坂坡发生的事情。面对曹操的千军万马,我突然感到了内心深处的某种强烈的需要,突然间我情难自禁的发出了三声尖叫,当场吓死了曹操部下一员大将夏侯杰。很多年以后,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下来的国人到泰国三日游,经常被泰国人妖用和我当年一模一样的厉声怒喝:“干又不敢,走又不走,傻看什么!”对此国人只是报以微微一笑而已~说起来这其中实在是有我的一份免疫的功劳。

  夏侯杰:张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张妃。很多年以前,我上过一个女人。很多年以后,我在一个男人的身上看到了她的影子。。。

  张飞:我付出了代价,我也达到了目的。此后几年,我们三个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夜夜箫歌(此处声音甚不雅,略去100声)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直到我们的几个孩子相继出世。。。

  张苞(张飞之子):我一直以来都很奇怪,为什么我没有母亲,只有父亲。为什么给我起名字叫开苞的苞,这么淫荡的一个名字。

  关兴(对关羽):爸爸,为什么我的名字是兴奋的兴。我的名字是不是稍微性感了那么一点点?

  刘备:孩子们啊,你们都是俺的娃吖!

  关羽、刘备(齐声):很多年了,我们一直认为,只要关上灯,老母猪和嫦娥没有什么区别。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华佗:这世界上总是有很多人太贪心,做了男人又想做女人,做了女人又想做男人,所以我的颠倒丹总是有生意。

  关羽:多年以后我再次见到华陀。他还是多年以前的老样子。但是这一次是我受了伤。我需要他为我治疗。当他提出用他最新发明的麻沸散为我减少痛感的时候,我断然拒绝了。身处乱世,人心难测。我不想自己早上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胸前长出两个大奶来,我不想变成一个女人。

  张飞:戎马生涯,青春易老。转眼间年华已逝。我进入了更年期。苦闷阿,所以喝酒。喝足了酒再用皮鞭狠狠的鞭打手下,看他们呻吟吼叫的样子,这可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吖!

  弗洛姆:施虐者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孤独感和对这世界的恐惧。其程度远远超过受虐者。

  末将范疆、张达(杀张飞者):杀死张飞之后,我们才明白了一切。我们理解了他,同时也就宽容了他。不,是她。

李开复博士:一封写给中国学生的信

李开复博士:一封写给中国学生的信

今年5月23日,比尔·盖茨先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支持和敦促美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待遇。文中,他特别谈到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大学生那次对话的愉快经历以及因此而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篇文章令我不禁想到,在中国的这两年来,我工作中最大的享受也是到国内各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访问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业、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那些已经获得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学生,大都希望我谈一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涯;那些决定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非常关心如何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科研和学业方面取得成功;还有那些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则希望我能讲给他们一些学习、做人的经验之谈。最近,更有一些学生关心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了解美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创业和致富的。
  看到这么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者创业的过程中能够人格更完美、生活更顺利,事业更成功。
 
  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现在,他已经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的出色。但是,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 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它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学校和教授声称,他们再也不想招收中国学生了。理由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相当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另外,目前美国有很多教授不理会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也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出乎意料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重复。后来,他的老板才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它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地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对于这些行为,一言以敝之,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活在群体之中
 
  与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相对欠缺一些。这也许是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而造成的。今天,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时,生活在群体之中,做出更好的表现,得到更多的和收获,是尤为重要的。
  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阶层的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绝不只是你的“口才”。哈佛大学的Ambady教授最近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他让两组学生分别评估几位教授的授课质量。他把这几位教授的讲课录像带先无声地放两秒钟给一组学生看,得出一套评估结果。然后与那些已经听过这几位教授几个月讲课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两个小组的结论竟然惊人的相似。这表明,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非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同样重要,有时作用甚至更加明显。这里所讲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是指人的仪表、举止、语气、声调和表情等。因为从这些方面,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性的。微软公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象Windows 2000这样产品的研发,微软公司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相对来说,以前我在别的公司时也曾见到这样的现象。一项工程布置下来,大家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诉老板。因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却花更多的时间去算计怎么把这项工程的失败怪罪到别人身上去。就是这些人和这样的工作作风几乎把这家公司拖垮。
  为了培养团队精神,我建议同学们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在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担心别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当你需要帮忙时,你认为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时常慷慨地帮助别人,那你是不是会得到更多人的回报?
  在团队之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应该声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基本体现。
 
  做一个主动的人
 
  三十年前,一个工程师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进入科技最领先的IBM。那时IBM对人才的定义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斗转星移,事物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人才的看法已逐步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
  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你应该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研究项目,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果真如此,便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还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意见。其实,这也是一种进取心的体现。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从中汲取教训,就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比尔·盖茨曾经对公司所有员工说过:“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除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你还应该努力寻找一位你特别尊敬的良师。这位良师应该是直接教导你的老师以外的人,这样的人更能客观地给你一些忠告。这位良师除了可以在学识上教导你之外,还可以在其它一些方面对你有所指点,包括为人处世,看问题的眼光,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等。我以前在苹果公司负责一个研究部门时,就曾有幸找到这样一位良师。当时,他是负责苹果公司全球运作和生产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他在事业发展方面给我的许多教诲令我终身受益。如果有这样的人给你帮助,那你成长的速度一定会比别人更快一些。
  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含蓄、害羞,不太习惯做自我推销。但是,要想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就必须学会说服他人、向别人推销自己或自己的观点。在说服他人之前,要先说服自己。你的激情加上才智往往折射出你的潜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化学反应。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自我推销策略可以令事情的发展锦上添花。
  例如,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求职申请书。不同于已往大多数求职者,这位申请人的求职资料中包括了他的自我介绍、他对微软研究院的向往、以及他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合适的人选,此外还有他已经发表的论文、老师的推荐信和他希望来微软作的课题等。尽管他毕业的学校不是中国最有名的学校,但他的自我推销奏效了。我从这些文件中看到了他的热情和认真。在我面试他时,他又递交了一份更充分的个人资料。最后,当我问他有没有问题要问我时,他反问我,:“你对我还有没有任何的保留?”当时,我的确对他能否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有疑虑,于是就进一步问了他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他举出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最后,我们雇用了这名应聘者。他现在做得非常出色。
club.AMTeam.org




回复本贴 引用回复 报告本贴 编辑本帖


您对本贴的评价:不错2票 很精彩0票 太好了0票
主题:继续
niecc 发表于 2004-5-24 08:11 品味生活 ←返回版面

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天,老板突然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接替他的工作?我非常吃惊,表示自己缺乏象他那样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但是他却说,这些经验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他希望我在两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提示和鼓励,我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我真的在两年之后接替了他的工作。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领导素质对于他将来的治学、经商或从政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同时, 我建议你给自己一些机会展示这方面的能力,或许象我一样,你会惊讶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潜力远远超过了想象中那样。
  给自己设定目标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是目标千万不可定得太低。在二十一世纪,竞争已经没有疆界,你应该放开思维, 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标准,才会有准确的努力方向和广阔的前景,切不可做“井底之蛙”。另外,只在一所学校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就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是可笑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而且,不同地方的衡量标准又不一样。所以,在订立目标方面,千万不要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
  一个一流的人与一个一般的人在一般问题上的表现可能一样,但是在一流问题上的表现则会有天壤之别。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你应该永远给自己设立一些很具挑战性、但并非不可及的目标。
  在确立将来事业的目标时,不要忘了扪心自问:“这是不是我最热爱的专业?我是否愿意全力投入?”我希望你们能够对自己选择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谈到对工作的热爱,我认识的一位微软的研究员曾经让我深有感触。他经常周末开车出门说去见“女朋友”,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办公室里看见他,问他“女朋友在哪里?”他笑着指着电脑说:“就是她呀。”对于工作的热爱,比尔·盖茨也曾有过非常精彩的阐述,他说:“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几个月前,《北京青年报》上曾有一场探讨比尔·盖茨和保尔·柯察金谁更伟大的讨论。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我并不知道保尔和他的那些事迹。但是,我非常赞同保尔的这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所以,选择一个你真心热爱的事业,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充实。
客观、直接了当的沟通
  有一次,一位中国的大学教授找到我,希望我帮他找一位国外的专家在他组织的会议上去作主题演讲,末了还特意加了一句,最好是一个洋人。我很不以为然地对他说:“这个领域最具权威的人士就是在北京的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你一定要找一位洋人呢?”他表面上同意我的说法,但是他仍然请了一个美国人来作这个演讲,结果效果很差。所以,我们不应该陷入盲目的崇洋情结。我们应该用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事物,而不是以他的肤色或他的居住地来决定。
  有一句话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有自己的眼光,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一定大多数人认可的,或某个权威说的,就是对的。不论是作学问、搞研究还是经商,我们都不能盲从,要多想几个为什么。
  有了客观的意见,你就应该直接了当地表达。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象“打太极拳”,会让人不知所云,也会造成很多误会。有一次,在微软研究院工作的一位研究人员就自己所选择的研究方向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作了一番分析,认为这个方向有不少问题,我个人认为对学术界的贡献不大,但如果他坚持,我愿意支持他试着去做。结果他认为我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不允许他去做,所以他就选择了其它的方向。后来他要出差时,负责行政事务的人告诉他,你可以选择坐火车或者坐飞机。他认为行政人员实际上是在暗示他坐火车,因为坐飞机太贵。其实,他的猜测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沟通方式是直接了当,而他却在“打太极拳”。这之后,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公司文化讲座,让员工们了解到:心里想什么就讲什么,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现在,研究院里这类的误会少了很多。
  拐弯抹角,言不由衷,结果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瞻前顾后,生怕说错话,结果是变成谨小慎微的懦夫。更糟糕的是还有些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讲,这样对他人和自己都毫无益处,最后只能是破坏了集体的团结。这样的人和作风既不能面对社会,也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走出新路,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
  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开诚布公,敢于说“不”,这才是尊重自己思想意愿的表现。当然,在表达你的意见时,无论反对和批评都应是建设性的,有高度诚意的,而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为辩论而批评。我赞成的方式是提供建设性的正面的意见。在开始讨论问题时,任何人先不要拒人千里之外,大家把想法都摆在桌面上,充分体现个人的观点,这样才会有一个容纳大部分人意见的结论。当然,你也要学习用适当的方法和口气表达你的意见,比如说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让别人难堪。这样,你的批评才会奏效。
 
  珍惜校园学习生活
 
  几天前,报纸上登出一条消息,说有中学生辍学去开网络公司。我认为这并不值得提倡。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在校生活是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好机会。这些知识将成为你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象建一栋高楼,如果不打好基础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研究水平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而除了美国之外,你会发现英国的研究水平也是相当突出的。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语言问题。英国人可以毫无阻碍地阅读美国乃至全球各种最新的英文研究报告和资料。这对于他们把握研究方向,跟踪最新进展,发表研究成果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英语学习对于我们作研究的人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加强这方面素质的培养,才能适应将来的发展。我建议:学英语先学听说,再学读写,而且务必在大学阶段完全解决英语学习的问题。等到年龄大了,要付出的代价相比就会大得多。
  除了英语之外,数学、统计学对理工科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不可忽视的。数学是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你们一定要用心把它学好,不能敷衍了事。我今天就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花更多功夫把数学学得更好些。另外,计算机应用、算法和编程也都是每一个工科学生应该熟悉和掌握的,它们是将来人人必须会用的工具。
  科技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校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将来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学习新的东西。比如:上课学会了C++, 能否自己学会Java? 上课学会了HTML, 能否自己学会XML? 与其说上大学是为了学一门专业,不如说是为了学会如何学习,让自己能够“无师自通”。
  大学毕业后的前两年,同学们聚到一起,发现变化都还不算大。五年后再聚到一起,变化就大多了。一些人落伍了,因为他们不再学习,不再能够掌握新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社会发展的后面。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永不落伍,那就得永远学习。
  我的老板 - Rick Rashid博士是目前微软公司主管研究的高级副总裁,他已经功成名就,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和进取的心。现在,他每年仍然编写大约50,000行程序。他认为:用最新的技术编程可以使他保持对计算机最前沿技术的敏感,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今天,有些博士生带着低年级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做项目,就自满地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再编程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每次到清华和其它学校访问,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学生打工的问题。我认为,打工从总体来说对学生是一件好事,是拓宽视野的一种方式。例如:在研究机构打工,可以学到最新的科技;在产品部门打工,可以学到开发的技术和技能;在市场部门打工,可以理解商业的运作。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打工的经验,但不要打一些“没用的工”。首先要明白打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补充,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打工的目的是开阔眼界,不是提前上班。如果你把翻译书本、录入数据库所花的时间投入学习,将来可以赚更多的钱。那些钱将远远超出目前打工的收入。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受到目前退学创业的鼓励,为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而中途辍学。以我的观点,除了十分特殊的情况,我不建议在校学生退学创业。你所看到的那些退学创业的成功者实际上少之又少。目前,大部分学生虽有创业的想法,但缺少创业的经验,所以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要成功,我建议你们先把书读好。如果是要学习创业的经验,你完全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先去一间公司边打工边学。比尔·盖茨也曾说过,“如果你正在考虑自己成立一家新公司,你应该首先明确地知道:创办公司需要巨大的精力投入,要冒巨大的风险。我觉得你们不必象我,一开始就创办一家公司。你应该考虑加盟其他公司并在这家公司中学习他们的工作、创业方法。”
 
  你想戴一顶什么样的博士帽
 
  在我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系主任曾对我讲,当你拿到你的博士学位时,你应该成为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这句话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简直高不可攀,但也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就这样,在经过五年寒窗、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后,他所期待的结果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如果没有雄心壮志,就千万不要自欺欺人,也许经商或从事其它工作,会有更大的成绩。
  在目标确立之后,我建议你为自己设计一个三年的学习和科研计划。首先,你需要彻底地了解在相关领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绩。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做脚踏实地的工作。另外,还要不断跟踪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握好方向,避免重复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上。
  在学术界,人们普遍认为“名师出高徒”。可见导师在你的成长道路中作用是多么的大。所以,你应该主动去寻找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最好的老师。除了你的老师之外,你还应该去求教于周围所有的专家。更不要忘了常去求教“最博学的老师”- Internet!现在,几乎所有的论文、研究结果、先进想法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我还鼓励你直接发电子邮件去咨询一些世界公认的专家和教授。以我的经验,对于这样的邮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很快给你回复。
  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大量的统计结果和分析报告几乎让我崩溃。那时,同领域其他研究人员采用的是与我不同的传统方法。我的老师虽然支持我,但并不认可我的研究方向。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但终于有一天,在半夜三点时做出的一个结果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滋味。后来,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导师也开始采用我的研究方法。我的博士论文使我的研究成为自然语言研究方面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工作之一。读博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绪,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也不可受一些稍纵即逝的名利的诱惑, 而要200%的投入。也许你会疲劳,会懊悔,会迷失方向,但是要记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那种一切都很顺利,谁都可以得到的工作和结果,我相信研究价值一定不高。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如果打算一辈子从事研究工作,那么从他在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形成的做事习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他未来工作的轮廓。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上述一些观点,是我在与同学们交往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我希望这些建议和想法能对正在未来之路上跋涉的你们有所启发,能对你们目前的学习有所帮助。或许因为观点不同、人各有志,或许因为忠言逆耳,这封信可能无法为每一位同学所接受。但是只要一百位阅读这封信的同学中有一位从中受益,这封信就已经比我所作的任何研究都更有价值。我真诚地希望,在新的世纪,中国学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做研究,还是经商,都显得更成熟一些,成功的机率更大一些。